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顺江木

顺江木

《中药大辞典》:顺江木

药材名称顺江木

拼音Shùn Jiānɡ Mù

别名大舒筋活血、狭叶樟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根、叶。全年可采。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达10米,有芳香味。枝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稍革质,披针形,长6.5~7.5厘米,宽1.3~2.3厘米,为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绿色。浆果,有杯状萼托。

生境分部生于山间林中。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寒止痛。治风湿,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根:煎汤,2~3钱;或泡酒。外用:叶:煎水洗或捣细酒调敷。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顺江木

药材名称顺江木

拼音Shùn Jiānɡ Mù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Narrowleaf Burmann cinnamon

别名大舒筋活血、羊桂香、三股筋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狭叶阴香的根、叶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burmannii(C.G.et Th.Nees)Bl.f.heyneanum(Nees)H.W.Li[C.burmannii(C.G.et Th.Ness)Bl.var.angustifolium(Hemsl.)Allen;C.heyneanum Nees]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根去泥土,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狭叶阴香,乔木,高达10m,有芳香味。枝褐色。叶互生或近对生,稍革质,披针形,长5.5-7.5cm,宽1.3-2.3cm,为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全缘。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白绿色。浆果,有杯状萼托。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间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云南、贵州、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辛;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中止痛;舒筋活络。主风寒感冒;胃脘寒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酒调敷或干粉撒患处;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猪苓

    《中国药典》:猪苓药材名称猪苓拼音Zhū Línɡ英文名POLYPORUS别名野猪粪来源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Polyporus umbellatus (Pers.)Fries的干燥菌核。春

  • 马蹄细辛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蹄细辛药材名称马蹄细辛拼音Mǎ Tí Xì Xīn来源薯蓣科马蹄细辛Dioscorea fargesi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甘,温。

  • 苦豆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豆子药材名称苦豆子拼音Kǔ Dòu Zi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北]来源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种子入药。全草夏季

  • 杜鹃花叶

    《中药大辞典》:杜鹃花叶药材名称杜鹃花叶拼音Dù Juān Huā Yè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

  • 扶桑根

    《中药大辞典》:扶桑根药材名称扶桑根拼音Fú Sānɡ Gēn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锦葵科植物朱槿的根。性味《广西中药志》:"味涩,性平。"功能主治治月经不调,血

  • 刺李

    《中药大辞典》:刺李药材名称刺李拼音Cì Lǐ别名茶茹(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实。8~9月采将成熟果实,用白糖制成果脯备用。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3米

  • 五叶泡

    《中药大辞典》:五叶泡药材名称五叶泡拼音Wǔ Yè Pào别名小猛虎、鸡足刺(《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华南千种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越南悬钩子的根或叶。根全年可采,洗净晒

  • 刺梨叶

    《中药大辞典》:刺梨叶药材名称刺梨叶拼音Cì Lí Yè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叶片。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②《贵

  • 北鱼黄草

    药材名称北鱼黄草拼音Běi Yú Huánɡ Cǎo英文名seed of Siberian Merremia别名钻之灵、小瓠花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北鱼黄草的

  • 球果藤

    药材名称球果藤拼音Qiú Guǒ Ténɡ英文名root of Berry-bearing Aspidocarya别名表藤、淮通、汉防已、土防已。出处始载于《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辞典》。来源药材基源: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