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须花参

须花参

药材名称须花参

拼音Xū Huā Shēn

别名七姐妹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硬髯毛无心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barbata Franch.var.hirsutissima W.W.Smith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腺毛。根纺锤形或圆锥形。茎高10-15cm,有时被白色硬毛。叶长椭圆形或卵形,长0.5-1.5cm,宽0.3-lcm,先端尖,基部渐狭,两面密被白色硬毛。聚伞花序具少数花;花两性;苞片与叶同形而小;花梗长1-2.5cm;萼片5,披针形,长4-5mm,具3脉;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倒卵形,长为萼片的2倍,先端流苏状细裂;雄蕊10,花药紫色或黄褐色;子房卵圆形,花柱2,线形。蒴果长卵形,先端4齿裂。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400m的高山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藏。

性味微苦;性温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主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肉郎伞

    药材名称肉郎伞拼音Ròu Lánɡ Sǎn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短梗幌伞枫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anox breuipedicellatus H.L. Li采收和储藏:秋、

  • 山柳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药材名称山柳别名华东山柳来源山柳科山柳Clethra barbinervis Sieb. et Zucc.,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山东、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功能主治清热解

  • 药材名称樟拼音Zhānɡ别名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来源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实入药。根、木材及树皮全年可采,

  • 巴豆油

    《中药大辞典》:巴豆油药材名称巴豆油拼音Bā Dòu Yóu出处《纲目》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种仁中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巴豆"条。性状为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有粘稠

  • 尖子木

    药材名称尖子木拼音Jiān Zi Mù别名小煨罐、暴牙郎、秤杆菜来源野牡丹科尖子木Oxyspora paniculata (Don) DC.,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性味

  • 伏毛山豆根

    药材名称伏毛山豆根别名苦参来源豆科伏毛山豆根Euchresta strigillosa C. Y. Wu,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痛。主治肠炎腹泻,腹胀,胃痛,咽喉痛。

  • 环纹苦乳菇

    药材名称环纹苦乳菇别名蘑菇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环纹苦乳菇Lactarius insuls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生于阔叶林内地上。分布于河北、陕西、江苏、安徽、四川、云南。性味苦

  • 桃叶蓼

    药材名称桃叶蓼来源蓼科桃叶蓼Polygonum persicari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辛,温。功能主治发汗除湿,消食止泻。用法用量2~4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边缘鳞盖蕨

    药材名称边缘鳞盖蕨拼音Biān Yuán Lín Gài Jué英文名Marginate Microlepia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碗蕨科植物边缘鳞盖蕨的嫩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 糖橘红

    药材名称糖橘红拼音Tánɡ Jú Hónɡ别名香金板、甜橘红(《纲目拾遗》)。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橘类的果皮(外层皮)用糖霜加工制成。性味《食物宜忌》:&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