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香果树

香果树

药材名称香果树

拼音Xiānɡ Guǒ Shù

英文名Henry Emmenopterys

别名大猫舌、紫油厚朴叶上花、小冬瓜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香果树的根、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menopterys henryi oliv.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切片晒干。

原形态落叶大乔木,高达30m。小枝有皮孔。叶对生;叶柄长2-5cm;托叶三角状卵形,早勤务员;叶片宽椭圆形至宽卵形,长10-15(-20)cm,先端急尖或骤然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稍被柔毛,革质。聚伞花序排成大型的圆锥形,全缘,下面稍被柔毛,革质。聚伞花序排成大型的圆锥花序状,顶生,长10-18cm;花大,有短梗;花萼近陀螺状,裂片先端截平,脱落但有些花的萼裂片中的1片扩大呈叶状,色白而宿存;花冠漏斗状,长约2cm,被绒毛,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5,不伸出花冠外;子房下位,2室,花柱低于雄蕊,先端2裂。蒴果近纺锤状,长3-6cm,有直线棱,成熟时红色,室间开裂为2果瓣。种子多数,小而有阔翅。花期7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林中的湿润肥沃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和西地财区。

化学成分枝干含蒲公英赛酮(teraxerone),蒲公英赛醇(teraxeros),熊果酸乙酸酯(ursolic acid acet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东莨菪素(scopolet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胡萝卜甙(daucosterol),伞形花内酯-7-β-D-葡萄糖甙(umbelliferone-7-β-D-glucoside)。

性味辛;甘;微温

归经胃经

功能主治湿中和胃;降逆止呕。主反胃;呕吐;呃逆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树皮浙江地区用于治反胃呕吐。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独脚乌桕

    《中药大辞典》:独脚乌桕药材名称独脚乌桕拼音Dú Jiǎo Wū Jiù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秋、冬采挖。原形态白粉藤,又名:白薯藤、白面水鸡、假葡萄。

  • 吊竹梅

    《全国中草药汇编》:吊竹梅药材名称吊竹梅拼音Diào Zhú Méi别名花叶竹夹菜、红莲、鸭舌红、金发草、白带草、紫背鸭跖草、红竹壳菜、百毒散来源鸭跖草科水竹草属植物水竹

  • 罗望子叶黄檀

    药材名称罗望子叶黄檀别名黄檀、谢汗省[壮语]来源豆科罗望子叶黄檀Dalbergia tamarindifolia Roxb.,以根、树皮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消炎,解毒,截疟。用法用

  • 雉肝

    《中药大辞典》:雉肝药材名称雉肝拼音Zhì Gān出处《圣济总录》来源为雉科动物雉的肝。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雉"条。功能主治《圣济总录》:"治小儿无辜疳,雉肝一具

  • 代赭石

    《中药大辞典》:代赭石药材名称代赭石拼音Dài Zhě Shí别名须丸(《本经》),赤土(《说文》),代赭(《伤寒论》),血师(《别录》),紫朱、赭石(《普济方》),土朱(《仁斋直

  • 小槐花

    药材名称小槐花拼音Xiǎo Huái Huā别名草鞋板、味噌草、拿身草、羊带归、清酒缸来源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 (Thunb.)DC.,以根或全株入药。夏、秋采

  • 黄锁梅根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根药材名称黄锁梅根拼音Huánɡ Suǒ Méi Gēn别名锁梅根、钻地风(《滇南本草》),锁地风(《滇南本草》整理本),黄泡刺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红

  • 骆驼毛

    《中药大辞典》:骆驼毛药材名称骆驼毛拼音Luò Tuo Máo别名驼绒(《龚氏经验方》)出处《本经》性味①《本经》:"味咸,平。"②《别录》:"有毒。

  • 虎掌草叶

    药材名称虎掌草叶拼音Hǔ Zhǎnɡ Cǎo Yè别名虎掌叶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虎掌草和小花虎掌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nemone rivularis Buch.Ham.ex DC.

  • 刀口药

    药材名称刀口药拼音Dāo Kǒu Yào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叶,晒干或研粉备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