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马来蒲桃

马来蒲桃

药材名称马来蒲桃

拼音Mǎ Lái Pú Táo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马六甲蒲桃的叶或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zygium malaccense(L.)Merr. Et Perry[Eugenia malaccense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马六甲蒲桃,乔木,高15m。嫩枝粗大,圆形,干后灰褐色。叶对生;叶柄长约1cm;叶片革质,狭椭圆形至椭圆形,长16-24cm,宽6-8cm,先端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干后暗绿色,无光泽,下面黄褐色,侧脉11-14对,离边缘3-5mm处相结合成边脉,另在靠近边缘1mm处有1条不明显的边脉,侧脉间相隔1-1.5cm,有明显网脉。聚伞花序生于无叶的老枝上,花4-9朵簇生,总梗极短;花梗长5-8mm,粗大,有棱;花红色,长2.5cm;萼管阔倒锥形,萼齿4,近圆形;花瓣分离,圆形;雄蕊长1-1.3cm,完全分离;花柱与雄蕊等长。果实卵圆形或壶形,长约4cm,种子1颗。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或驯化为半野生。

资源分布:分布、台湾、云南。原产马来群岛。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泻火解毒。主口舌生疮;鹅口疮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漱口,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苹果

    《中药大辞典》:苹果药材名称苹果拼音Pínɡ Guǒ别名柰(《说文》),频婆(《广志》),柰子(《千金·食治》),平波(《饮膳正要》),超凡子、天然子(《滇南本草》)。出处《滇南本

  • 蓍实

    《中药大辞典》:蓍实药材名称蓍实拼音Shī Shí出处《本经》来源为菊科植物蓍的果实。9~10月,果熟时采收,晒干。性味①《本经》:"苦,平。"②《别录》:"酸

  • 蒲黄滓

    药材名称蒲黄滓拼音Pú Huánɡ Zǐ别名蒲萼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系蒲黄筛选后剩下的花蕊、毛茸等杂质。功能主治炒用,甚涩肠,止泻血及血痢。用法用量内服:作散剂,每服1~2钱。摘

  • 山桂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桂花药材名称山桂花拼音Shān Guì Huā别名木本远志、木本瓜子金来源远志科山桂花Polygala wattersii Hanc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

  • 虎肉

    药材名称虎肉拼音Hǔ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肉。性味甘酸,温。①《千金·食治》:"味酸,温,无毒。"②《本草衍义》:"微咸。"

  • 马尾千金草

    《中药大辞典》:马尾千金草药材名称马尾千金草拼音Mǎ Wěi Qiān Jīn Cǎo别名马尾伸筋草、马尾青青草、飞龙(《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石松科植物马尾千金草的全草。全年可采。

  • 润鳞鳞毛蕨

    药材名称润鳞鳞毛蕨来源蕨类鳞毛蕨科润鳞鳞毛蕨Dryopteris championii (Benth.) C.chr.ex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华南长江流域向北达河南。功能主治敛疮,解毒

  • 毛水苏

    药材名称毛水苏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毛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

  • 乌骨藤

    《中药大辞典》:乌骨藤药材名称乌骨藤拼音Wū Gǔ Té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白叶瓜馥木的根。秋季采收。原形态攀援灌木,高达3米。叶互生,近革质,长椭圆形,长7~17厘米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