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鲨鱼皮

鲨鱼皮

药材名称鲨鱼皮

拼音Shā Yú Pí

别名鲛鱼

来源药材基源:为皱唇鲨科白斑星鲨或其他鲨鱼的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ustelus manazo Bleeder2.Mustelus griseus(Pietschmann)3.Squlus acanthia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加工鲨鱼肉时,取其皮晒干。

原形态1.白斑星鲨,体细长,一般在1m以内。头宽,吻稍厚,前端钝。眼椭圆形,瞬褐平横外露,眼后有小型喷水孔。鼻孔位于口至吻的1/3处,有鼻瓣。口呈三角形,距吻端,有唇褶,上唇褶宽扁而长,下唇褶狭而短。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鳃孔5个,前3个较宽,比眼径较大。最后2个较狭,位于胸鳍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约于体腔中部上方,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形状相似。臀鳍小,起点约与第2背鳍基底中部相对。胸鳍中大,始于第5鳃孔下方,后缘斜直或微凹。腹鳍位于背鳍间隔前半部下方,内角较尖。尾鳍狭长,上叶直而略窄下叶前部微突,中后部有一凹缺,后部三角形突出。背面和上侧面灰褐色,沿侧线及侧线上方散布着许多不规则的白色斑点;鳍褐色,边缘较淡,下侧面和腹面银白色。

2.灰星鲨,体细而延长,体长1m左右。头平扁,吻中等长,背视近三角形。眼椭圆形。鼻孔宽大,前鼻瓣中部具一舌状突出,出水孔半露。口颇小,三角形,两侧斜行,前端圆钝,下颌稍短,口闭时上颌牙全露,下颌牙只在缝合处露出。上唇褶粗大而短,下唇褶细而较长,齿细小而多,铺石状排列。喷水孔小,横椭圆形,两端尖,位于眼角下后方。鳃孔5个,狭小,最后2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背鳍2个,第1背鳍颇大,较后位,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延长尖突。第2背鳍稍小,上角钝圆,后缘深凹,下角延长尖突。腹鳍比第2背鳍稍小,鳍脚平扁延长。胸鳍中等大。体背侧面为褐色,腹面白色,各鳍紫褐色,后缘较浅淡,体无白色斑点。

3.白斑角鲨,体较细长,体长1-1.5m。头宽扁而长,吻长,前缘窄尖。眼椭圆形,无瞬膜,鼻孔中等大,几平横,口浅弧形,近于横列,上唇褶宽扁,下唇褶较短。齿上下颌同型,下颌齿稍宽。喷水孔肾形,颇大,鳃孔5个颇小。背鳍2个,各具1硬棘。第1背鳍起点与胸鳍里角相对或稍后,第2背鳍小,距腹鳍较近。臀鳍消失。胸鳍颇宽大,鳍端伸达第1背鳍硬棘下方。腹鳍近方形,位于两背鳍之间的后半部下方。尾鳍宽短,帚形,上叶发达,下叶后部无缺刻。体灰褐色,腹面白色,幼体背面及上侧面具圆形或长形白斑2纵行,随年龄增长而白斑减少,成体仅在上侧留存几个不显明白斑。各鳍暗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栖息于近海。以软体动物、虾、蟹及小鱼为食。卵胎生,每产10余仔。

2.栖近海暖温水域。主要食甲壳动物。胎生,每胎产10余仔。

3.栖息于近海沿岸区域,适温为6-14℃,随水温季节变化而回游,主食小型鱼类及无脊椎动物。卵胎生。每胎产10-13仔。

资源分布:1.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等水域。

2.我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

3.我国分布于黄海和东海。

化学成分灰星鲨鱼皮含有大量胶体蛋白和粘液质及脂肪,鲨科鱼皮均可制取鱼皮胶,是制明胶和止血海绵的原料。

性味味甘;咸;无毒

归经胃;肺经

功能主治解鱼毒;消食积;杀痨虫。主食鱼中毒;食鱼成积不消;肺痨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或研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樟木

    《中药大辞典》:樟木药材名称樟木拼音Zhānɡ Mù别名樟材(《本草拾遗》),香樟木(《药材资料汇编》),吹风散(《广西中药志》)。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木材,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

  • 秦岭冷杉

    药材名称秦岭冷杉别名蒲松果、冷杉果、松梅来源松科秦岭冷杉Abies chensiensis Van Tiegh.,以球果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调经,止血,消炎,止痛。主治月经不

  • 天竺黄

    《中国药典》:天竺黄药材名称天竺黄拼音Tiān Zhú Huánɡ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 花鱼

    《中药大辞典》:花鱼药材名称花鱼拼音Huā Yú别名青脖(《中国经济动物志》)。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秉氏鲈鲤的肉。原形态体形长而侧扁。长约20余厘米。头背部平广,头前端较尖,下颌向

  • 豉虫

    《中药大辞典》:豉虫药材名称豉虫拼音Chǐ Chónɡ别名豉母虫(《补缺肘后方》)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豉虫科昆虫豉虫的全虫。原形态体椭圆形,雄虫长约7毫米,雌虫较大。色黑或黄,有光泽。头顶

  • 水黄连

    药材名称水黄连拼音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黄脚鸡、硬水黄连、硬杆子水黄连来源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L. var. brevi

  • 海狗油

    药材名称海狗油拼音Hǎi Gǒu Yóu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海豹科动物海豹的脂肪油。取海豹的脂肪,入锅熬炼,滤取净曲。原形态参见"海狗肾"条性味性热。功能主治善消利。治

  • 小茴香

    《中国药典》:小茴香药材名称小茴香拼音Xiǎo Huí Xiānɡ英文名FRUCTUS FOENICULI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

  • 葛菌

    药材名称葛菌别名葛藤菌、地重楼来源蛇菰科葛菌Balanophora esquirolis Lev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贵州。性味辛,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痛。主治痔疮,咳血。外用治颈淋巴结结

  • 猴骨

    药材名称猴骨拼音Hóu Gǔ别名猕猴骨、申骨、黄猴来源灵长目猴科猕猴Macaca mulatta (Zimmermann),以骨骼(酥炙或打碎)入药。生境分部湖北、湖南、四川、西藏、广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