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鸡血李

鸡血李

《中药大辞典》:鸡血李

药材名称鸡血李

拼音Jī Xuè Lǐ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李。夏、秋采集。

原形态杏李。又名:红李、秋根子。

落叶乔木。树形尖塔状,枝直上,幼时光滑。单叶互生;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齿,平滑无毛,上面淡绿色,下面具网脉;叶柄短,上有2~4个腺体。花单生或3朵簇生,有短花梗,花白色,径2~2.5厘米;萼片5;花瓣5;雄蕊无数;雌蕊1,花柱长。核果近圆形,略扁,直径3~5厘米,紫红色,缝痕颇深,果梗较短,果肉红褐色,亦有带黄色者,核小而粗糙,半倒形与果肉紧贴。花期4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路旁、房屋周围及低山地区。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苦,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寒,味甘微苦,无毒。"

②《重庆草药》:"味苦,性子,无毒。"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痪血作痛,吐血,白浊。

①《分类草药性》:"散血,消气。治跌打,血气痛,男子吐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消渴,心烦,吐血,赤白带下,小儿暴热。"

③《四川中药志》:"治脚气,奔豚气,热毒,烦躁。"

④《重庆草药》:"调经,治血崩。"

⑤《贵州草药》:"和血通经,利水通淋。"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经闭:鸡血李根五钱,小血藤、吴萸各三钱,木通、大血藤、桐子根、面根藤各二钱,生美一钱。煨水服。

②治吐血:鸡血李根二两,煨水服。

③治白浊:鸡血李根二两,木贼一两。煨水服。

④治水肿:鸡血李叶二两,车前草一两。煨水服。

⑤治刀伤:鸡血李叶适量,捣绒敷伤口。(选方出《贵州草药》)

备注本植物的种子,在四川称"大李仁",作李仁使用。详"李核仁"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鸡血李

药材名称鸡血李

拼音Jī Xuè Lǐ

英文名root or leaf of Apricot plum

别名杏李、红李、秋根李、玉皇李

出处出自《分类草药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李的根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unus simonii Carr[Persica simonii Decaisn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根,夏季采叶,晒干。

原形态杏李乔木高5-8m。树冠金字塔形,直立分枝;老枝紫红色;树皮常有裂痕;小枝浅红色,粗壮,节间短,无毛。叶互生;叶片长1-1.3cm,通常在先端两侧各有1-2个腺体;托叶膜质,线形,边缘有腺,早落;叶片长圆倒卵形或长圆披针形,长7-10cm,宽3-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密圆钝锯齿,两面无毛;侧脉直出呈弧形,基部与主脉呈锐角。花两性;花1-3朵簇生,花梗无毛;花直径1.5-2cm;萼筒钟状,萼片5,长圆形,边缘有腺细齿;花瓣白色,先端圆钝,基部有爪,着生在萼筒边缘;雄蕊多数,花丝长短不等,排成2轮;雌蕊1,心皮无毛。核果扁球形,直径3-6cm,红色,果肉淡黄色,有浓香味,粘核;核小,扁球形,有纵沟。花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多为人工栽培的果树。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

性状叶大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呈长椭圆状披针形,长7-10cm,宽2-3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有钝齿。上面灰绿色,主脉、侧脉明显下陷,下面暗绿色,中脉、侧脉不明显突起,侧脉弧形,与主脉呈锐角,叶柄短而粗,有2-4腺体,托叶膜质,线形,质脆。

性味苦;寒;无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除烦,利水通淋,止血。主消渴,心烦,白浊,水肿,吐血,崩漏,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60g。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散血,消气。治跌打,血气痛,男子吐血。

2.《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消渴,心烦,吐血,赤白带下,小儿暴热。

3.《四川中药志》:治脚气,奔豚气,热毒,烦躁。

4.《重庆草药》:调经,治血崩。

5.《贵州草药》:和皿通经,利水通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千屈菜

    《中药大辞典》:千屈菜药材名称千屈菜拼音Qiān Qū Cài别名对叶莲(《贵州民间药物,),对牙草,铁菱角(《湖南药物志》)。马鞭草、败毒草。出处《救荒本草》来源为千屈莱科植物千屈菜的全草

  • 《中药大辞典》:藜药材名称藜拼音Lí别名莱(《诗经》),厘、蔓华(《尔雅》),蒙华(《尔雅》郭璞注),鹤顶草(《土宿本草》),红落藜、舜芒谷(《救荒本草》),红心灰藋(《庚辛玉册》),落藜、

  • 金星蕨

    药材名称金星蕨拼音Jīn Xīnɡ Jué英文名Glandular Parathelypteris别名水蕨菜、白毛蛇、毛毛蛇、篦子草出处始载于《植物分类学报》。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金星蕨的全草

  • 心胆草

    《中药大辞典》:心胆草药材名称心胆草拼音Xīn Dǎn Cǎo别名水朝阳花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柳叶莱种植物长籽柳叶菜的全株。秋后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具细毛。茎下部匍匐,节上

  • 蒴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蒴莲药材名称蒴莲别名云龙党、过山参、土党参[海南]来源西番莲科蒴莲属植物蒴莲Adenia chevaliert Gagnep.以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性味甘、微苦,凉。

  • 猴楠

    药材名称猴楠拼音Hóu Nán别名香樟、牛筋条、牛荆树来源樟科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 Levl. [C. hupehanum Gamble],以根皮、果实入药

  • 窝儿七

    《中药大辞典》:窝儿七药材名称窝儿七拼音Wō ér Qī别名阿儿七、窝儿参、山荷叶(《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小檗科植物中华山荷叶的根茎。秋季采挖。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50

  • 奶椎

    药材名称奶椎拼音Nǎi Zhuī出处《河南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果实。秋冬果熟后采集,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基部木质化,有条棱,全体被鳞片状黄色腺体。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13

  • 猕猴梨根

    药材名称猕猴梨根拼音Mí Hóu Lí Gēn别名藤梨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猕猴桃科植物软枣猕猴桃Actinidiaarguta(Sieb.etZucc.)Plarich.exMiq.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

  • 苘实

    药材名称苘实拼音Qǐnɡ Shí别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秋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