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鸡骨柴

鸡骨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骨柴

药材名称鸡骨柴

拼音Jī Gǔ Chái

别名双翔草、老妈妈棵、瘦狗还阳草酒药花、紫油苏

来源唇形科鸡骨柴Elsholtzia fruticosa (D. Don)Rehd.,以入药。

生境分部广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温经通络,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配药泡酒服,用量3~5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鸡骨柴

药材名称鸡骨柴

拼音Jī Gǔ Chái

别名鸡骨柴

出处《晶珠本草》引载了多部藏医名着对本品的记载。《晶珠本草》记载:“息柔巴防伤口腐烂,治疳疮。分黄黑两种,黄者为息柔赛保(黄香薷);黑者为息柔那保(黑香薷)”。钧多吉说:“息柔巴利虫病”。《八支自释》中记载“息柔巴分为黄黑两种,黑香薷又分蓝、紫两种。蓝者为息柔俄保,紫者为息柔莫保”。《图鉴》中记载“黄香薷生长在高山草甸、泉边、沼泽草甸。叶状如荨麻叶,花穗状如虎豹尾,花黄色,状如稷花。气味浓烈,功效防虫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去南双盾木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pelta yunnanensis Franch.[D.ventricosa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云南又盾木,落叶灌木,高达4m。幼枝被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5mm;叶椭圆形至宽披针形,长5-10cm,宽2-3cm,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钝圆至近圆形,全缘或具疏浅齿,上面疏生短柔毛,主脉下陷,下面沿脉被白色长柔毛,边缘具睫毛。伞房状的聚伞花序,1-4花生于短枝顶部叶腋;小苞片2对,一对较小,卵形,不等形,另一对较大,肾形;萼筒密被柔毛,萼齿5,钻状条有浅囊或否,喉部橘黄色,具柔毛,裂片5;雄蕊4,二强;花柱细,超出雄蕊,柱头头状。蒴果卵形,被柔毛,具宿存而增大的4枚小苞片,其中对网脉明显,肾形,以其弯曲部分贴生于果实,长2.5-3cm,宽1.5-2cm。种子扁,外面具脊。花期5-6朋,果期6-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80-24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贵州和云南。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长短不一,顶端多弯曲,全体被灰白色短茸毛,尤以花序为多。枝略呈四棱形,具纵沟槽及细条纹,紫褐色,灰绿色,有的具暗紫色斑纹,较下部的外皮呈片状剥落,剥落处光滑,节间长2~7cm,节上有明显的对生叶痕及长卵形芽迹,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外围淡绿色或紫褐色,木质,髓部类白色,海绵质。叶皱缩卷曲,多破碎,具短柄,展平后,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上面绿褐色,背面灰绿色,密被细小腺点,叶缘具浅波状锯齿,脉网状,背面明显凸出,叶片纸质。穗状花序灰绿色,长2~12cm;苞片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灰绿色至黑褐色;花萼筒状钟形,5齿裂,花冠淡棕色,二唇形。小坚果椭圆形或卵形,褐色,光滑。气浓香,味微苦。

显微鉴别:1.鸡骨柴嫩枝(直径约1mm)横切面:表皮为1列扁小长方形细胞,排列整齐,外被多数非腺毛和腺毛,表皮内侧为数列厚角细胞,大小不等,胞壁波状弯曲。皮层狭窄。内皮层明显。中柱鞘厚壁组织排列成环状,由纤维及长方形或类方形的石细胞组成。维管束呈筒状,外韧型。韧皮薄壁细胞内含黄棕色透明物。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宽,细胞均木化,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射线多为1~3列细胞。髓部宽广,细胞壁较厚,外围的几列细胞较小,壁厚,木化,壁孔明显。

2.鸡骨柴粗枝(直径约3mm)横切面:内皮层不明显,在中柱鞘与韧皮部之间,形成1列径向延长的大型木栓化细胞,垂周壁弯曲。本品厚角组织,薄壁组织、木射线及髓细胞中均含细小淀粉粒,髓细胞中并散在草酸钙柱晶和方晶。

3.鸡骨柴叶表皮平面观: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角形,平周壁多平滑,被非腺毛和小腺毛。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平周壁角质层呈细波状纹理,可见小腺毛与金黄色腺鳞。气孔为不定式,副卫细胞4~6,非腺毛多生于脉上表皮。

粉末鉴别:鸡骨柴粉末:非腺毛众多,由1~10余个细胞组成,有的有分叉,全长30~400μm,基部宽10~40μm,壁较厚,外壁有齿状角质层纹理,表面具疣状突起。小腺毛甚多,全长30~40μm,腺头球形,细胞2,直径20~30μm,单细胞柄。腺鳞大,圆形,直径60~100μm,多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充满棕黄色物质及圆形油滴。石细胞多见,较小,正方形、长方形或类圆形,沟孔及圆形单纹孔均甚明显。草酸钙柱晶和方晶长15~30μm,宽6~12μm。

化学成分本品的枝叶及花序经预试证明,有生物碱、黄酮、有机酸、内酯、香豆精、酚性物质和挥发油的反应。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发表透疹;解毒止痒。主麻疹痘毒;湿热身痒;穿裸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制剂汤剂,膏剂。

复方方一:鸡骨柴鲜草适量捣烂,敷在疮疡表面,可防虫蝇叮咬。

方二:鸡骨柴60g,渣训膏、黑冰片、洪莲、翼首草马蔺子各30g。共研粗粉,一次6~9g,一日2次,煎服。治急性胃肠炎。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素馨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素馨花药材名称素馨花拼音Sù Xīn Huā别名鸡爪花、多花素馨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素馨花Jasminum polyanthum Franch.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晒

  • 一扫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扫光药材名称一扫光拼音Yì Sǎo Guānɡ来源菊科千里光属植物双花千里光Seneeio dianthus Franch.,以全草入药。秋季采集全草,切段晒干。性味苦

  • 毛扭藓

    药材名称毛扭藓拼音Máo Niǔ Xiǎn英文名filamentous moss别名树毛衣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蔓藓科植物毛扭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erobryidiu

  • 荞麦叶

    药材名称荞麦叶拼音Qiáo Mà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荞麦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 [F.sagot-tatum Gilib.;Pol

  • 竹节三七

    药材名称竹节三七拼音Zhú Jié Sān Qī别名土参、土精、血参(《花镜》),甜七、竹根七(《草木便方》),竹节参(《科学的民间药草》),竹节人参(《现代实用中药》),竹鞭三七

  • 细叶谷木

    药材名称细叶谷木拼音Xì Yè Gǔ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细叶谷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mecylon scutellatum(Lour.)Hook.et.Arm.[Scutula

  • 通城虎

    《全国中草药汇编》:通城虎药材名称通城虎拼音Tōnɡ Chénɡ Hǔ别名定心草、五虎通城、血蒌来源马兜铃科植物通城虎Aristolochia fordiana Hemsl.,以根入药。夏秋

  • 钻秆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钻秆虫药材名称钻秆虫拼音Zuàn Gǎn Chónɡ别名高粱条螟[成虫名]、高粱钻心虫来源昆虫纲鳞翅目螟蛾科高粱条螟Diatraea venosata (Wal

  • 小花清风藤

    药材名称小花清风藤拼音Xiǎo Huā Qīnɡ Fē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清风藤科植物小花清风藤的茎和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bia parviflora Wall.ex Roxb.采收

  • 毛蒌

    《全国中草药汇编》:毛蒌药材名称毛蒌别名石南藤、石蒌、爬岩香、小毛蒟、绒毛胡椒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毛蒟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以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晒干。性味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