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脚茶

鸭脚茶

药材名称鸭脚茶

拼音Yā Jiǎo Chá

别名高脚落山箕、山落茄、雨伞子、九节兰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中华野海棠的全株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edia sinensis(Diels)H.L.Li[Tashiroea sinensis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60-100cm。茎圆形,小枝略四棱形,幼时被星状毛,后渐无毛或被疏微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20mm;叶片坚纸质,披针形至卵形或椭圆形,长5-10cm,宽2-5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或极钝,近全缘或具疏浅锯齿,幼时两面被星状毛,后渐无毛;基脉5出,背面隆起,侧脉及细脉均不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有花5-20朵;苞片早落,花梗长5-8mm,多少被微柔毛;花4数,花萼钟状漏斗形,长约6mm,具4棱,有时多少被星状毛,裂片极浅,圆齿状;花瓣粉红色至紫色,长圆形,先端急尖,1侧偏斜,长约1cm,宽约6mm;雄蕊4长4短,长者长约1.6cm,花药披针形,药隔下延成短柄,短者长约1cm,花药基部具小瘤,药隔下延成短距;子房半下位,卵状球形,先端被微柔毛。蒴果近球形,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具4棱,先端平截,萼片直径约7mm。花期6-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谷、山坡林下、阴湿的路边、沟旁草丛中或岩石积土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全株多皱缩,长60-100cm,无毛。茎细长,圆柱形,直径1-1.8cm,红棕色,表皮有纵皱纹。叶对生,多皱缩破碎,展开后呈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略斜歪,长7.8-11.2cm,宽3.2-6.6cm,边缘呈浅波状,少有细锯齿,主脉3-5条,叶柄长5-20mm,叶柄端膨大。聚伞花序顶生,有时排成圆锥状花序;萼筒近钟形,裂片4,宽而短;花瓣4,近椭圆形,紫褐色。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发表。主感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汤洗身。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地乌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乌药材名称地乌拼音Dì Wū别名林阴银莲花、黑地雷、地雷、金串珠来源毛茛科地乌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中下游各地

  • 东当归

    药材名称东当归拼音Dōnɡ Dānɡ Guī别名当归、延边当早归、朝鲜当归、大和当归、日本当归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东当归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gelica acutiloba(Sieb.

  • 东北桤木

    药材名称东北桤木拼音Dōnɡ Běi Qī Mù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东北桤木的果实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nus mandshurica(Call.)Hand.-Mazz.[A.frut

  • 狗骨柴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骨柴药材名称狗骨柴别名狗骨子来源茜草科狗骨柴Tricalysia dubia (Lindl.) Ohwi,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主治消肿排脓。主治颈淋巴结结核,背痈,投疖。

  • 海金沙草

    《中药大辞典》:海金沙草药材名称海金沙草拼音Hǎi Jīn Shā Cǎo别名竹园荽(《履巉岩本草》),迷离网(《生草药性备要》),鸡胶莽(《质问本草》),斑鸠窝(《草木便方》),左篆藤、金线风、破网

  • 岩豆根

    药材名称岩豆根拼音Yán Dòu Gēn别名岩豆藤根(《四川中药志》),鸡血藤根(《福建中草药》)。出处《分类草药性》来源为豆科植物香花岩豆藤的根。10~11月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油棕根

    药材名称油棕根拼音Yóu Zōnɡ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油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taeis guineensis Jacq.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油棕,

  • 大飞天蜈蚣

    药材名称大飞天蜈蚣别名肥力漆、红根叶、退黄藤来源漆树科大飞天蜈蚣Phlebochiton sinense Diels,以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毒蛇咬伤,黄疸

  • 豚卵

    《中药大辞典》:豚卵药材名称豚卵拼音Tún Luǎn别名豚颠(《本经》),猪石子(《济生方》),猪睾丸(《本草蒙筌》)。出处《本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睾丸。一般可在阉割小猪时收集。原形态动物

  • 刺蒺藜

    《中药大辞典》:刺蒺藜药材名称刺蒺藜拼音Cì Jí Lí别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