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鹅血

鹅血

《中药大辞典》:鹅血

药材名称鹅血

拼音é Xuè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鸭科动物

性味《纲目》:"咸,平,微毒。"

功能主治治噎膈反胃,解毒。

①陶弘景:"中射工毒者饮血,又以涂身。"

②《纲目》:"解药毒。"

③《本草从新》:"愈噎膈反胃。"

④《本草求原》:"苍鹅血,治噎膈反胃;白鹅血,能吐胸腹诸虫血积。"

用法用量内服:开水冲服。

各家论述本经逢原》:"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开血膈吐逆,食不得入,乘热恣饮,即能呕出病根。中射工毒者饮之,并涂其身即解,以其能食此虫也。"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鹅血

药材名称鹅血

拼音é Xuè

英文名Goose blood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家鹅的血。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ser cygnoide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宰鹅时留取鹅血,鲜用。

原形态家鹅,体长约60-80cm。嘴扁阔,前额有肉瘤,雄者膨大,黄色或黑褐色。颈长。体躯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羽毛白色或灰色。脚大有蹼,黄色或黑褐色。体躯站立时昂然挺立。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水性好,善在水中生活。群性强,性很勇敢,喜斗遇人或其他动物时,常头向前下方伸,张开两翅用嘴喙击而无所顾忌。听觉灵敏,鸣声宏大,又好相应和。以青草、蔬菜、种籽、糠麸等植物 性为食。

资源分布: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一般饲养于河湖近旁。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心;肝;胃经

功能主治解毒;散血;消坚。主噎膈反胃;药物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乘热生饮,100-200ml;或制成糖浆、片剂服。

各家论述1.《本经逢原》:鹅血能涌吐胃中瘀结,开血膈吐逆,食不得入,乘热恣饮,即能呕出病根。中射工毒者饮之,并涂其身即解,以其能食此虫也。

2. 陶弘景:中射工毒者饮血,又以涂身。

3.《纲目》:解药毒。

4.《本草从新》:愈噎膈反胃。

5.《本草求原》:苍鹅血,治噎膈反胃;白鹅血。能吐胸腹诸虫血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鸡豇豆

    药材名称金鸡豇豆拼音Jīn Jī Jiānɡ Dòu别名炮胀筒(《云南中草药选》),唢呐花、马尾连、羊奶子、燕山红(《云南中草药》),羊尾草(《贵州药植目录》)。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紫

  • 野猪头骨

    《中药大辞典》:野猪头骨药材名称野猪头骨拼音Yě Zhū Tóu Gǔ出处《纲目》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头骨。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功能主治《纲目》:"治

  • 野颠茄

    《中药大辞典》:野颠茄药材名称野颠茄拼音Yě Diān Qié别名癫茄(《广州植物志》),山马铃、大丁茄、小颠茄、天茄子、假茄子(《广西药植名录》),红癫茄、黄贡茄、鬼茄(《广东中草药》),

  • 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药材名称葱白拼音Cōnɡ Bái别名大葱来源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或全草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

  • 桦树皮

    药材名称桦树皮拼音Huà Shù Pí别名白桦、桦树、桦木、粉桦、桦皮树来源桦树科植物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的柔软树皮。春季剥下树皮,或在已采

  • 橙叶

    《中药大辞典》:橙叶药材名称橙叶拼音Chénɡ Yè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叶片。化学成分橙叶含挥发油0.2~0.3%,其中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柠檬醛和柠檬烯等。功

  • 白毛草

    药材名称白毛草拼音Bái Máo Cǎo别名伏地蜈蚣草(《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达

  • 接骨丹

    《中药大辞典》:接骨丹药材名称接骨丹拼音Jiē Gǔ Dān别名象耳朵(《云南中草药选》),大葫芦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鞘柄木的茎皮或叶。全年可采。晒干研粉

  • 香木菌桂

    《中药大辞典》:香木菌桂药材名称香木菌桂拼音Xiānɡ Mù Jūn Guì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椿树的枝叶及树皮。原形态椿树,又名:枸骨、杠谷树、刺格、猫儿刺。灌木

  • 苏头

    《中药大辞典》:苏头药材名称苏头拼音Sū Tóu别名紫苏兜(《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或白苏的根及近根的老茎。秋季采收,将紫苏或白苏全株拔起,切取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