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黄毛岩白菜

黄毛岩白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毛岩白菜

药材名称黄毛岩白菜

拼音Huánɡ Máo Yán Bái Cài

别名岩白菜[四川]

来源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川滇马铃苣苔Oreocharis henryana Oliv.,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平喘,止血。用于劳伤咳嗽,哮喘,吐血。

用法用量5钱,水煎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黄毛岩白菜

药材名称黄毛岩白菜

拼音Huánɡ Máo Yán Bái Cài

别名岩白菜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川滇马铃苣苔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eocharis henryana Oliv.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川滇马铃苣苔,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短,直径约1.5cm。叶基生;柄长1.5-7cm,密被褐色毡毛;叶片肉质,披针形或楔形,边缘波状或具三角状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密被褐色毡毛。聚伞花序2-4条,每花序具6-8花;花序梗长10-18cm,与花梗被深紫色腺体柔毛;苞片小,钻形,脱落,花梗长5-10mm;花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线状披针形,长约4mm,外面被柔毛和腺体柔毛,内面近无毛;花冠钟状,深紫色,长约1cm,外面近无毛,筒长约5mm,檐部不明显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全部裂片长圆形;发育雄蕊4,分生,内藏,退化雄蕊1;花盘环状,全缘;子房长圆形,长4.5mm,花柱长约1.5mm,柱头1,盘状。蒴果倒长圆状披针形,长2.5--3.3cm,无毛。花期7-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50-2600m的山地潮湿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及云南。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止血。主咳嗽;哮喘;咯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胖儿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胖儿草药材名称胖儿草拼音Pànɡ ér Cǎo别名黑脚杆来源茜草科假耳草属植物尾叶假耳草Anotis urophyll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 白毛藤

    《中药大辞典》:白毛藤药材名称白毛藤拼音Bái Máo Ténɡ别名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幕(《本

  • 对虾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虾药材名称对虾拼音Duì Xiā别名朋虾、大虾、黄虾[♂]来源甲壳纲对虾科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以虾肉入药。生境分部黄海、渤海。性味甘,

  • 山黄杨子

    药材名称山黄杨子拼音Shān Huánɡ Yá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黄杨Buxus sinica (Rehd.et Wils) M.Cheng 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uxus s

  • 同形鳞毛蕨

    药材名称同形鳞毛蕨拼音Tónɡ Xínɡ Lín Máo Jué英文名Uniform Woo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同形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

  • 菊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菊芋药材名称菊芋别名洋姜来源菊科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以块根、茎、叶入药。生境分部华北、华东有栽培。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接骨。主治热病,肠热泻血,跌打骨

  • 华中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中瘤足蕨拼音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

  • 马银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银花药材名称马银花来源杜鹃花科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 Pl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华东。功能主治有毒。清热利湿。湿热带下:根1钱,水、酒、猪肉各适量同

  • 小野鸡尾

    药材名称小野鸡尾拼音Xiǎo Yě Jī Wěi别名海风丝、草莲、凤尾蕨、线鸡尾草、小金花草、光棍药、黑蕨、火汤蕨、金粉蕨、中华金粉蕨、乌蕨、土黄连、日本乌蕨、水金鸡尾、金鸡尾、地柏枝、虾虾猛、凤尾莲

  • 小齿锥花

    药材名称小齿锥花拼音Xiǎo Chǐ Zhuī Huā别名木锥花来源唇形科小齿锥花Gomphostemma microdon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