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黄连花

黄连花

药材名称黄连花

拼音Huánɡ Lián Huā

英文名Herb of Dahurian Loosestrife

别名黄连花

出处出自《黑龙江中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黄连花的带根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davurica Ledeb., ,Lysimachia vulgaris L.var.davurica (Ledeb.) R. Knuth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挖,洗净,节段,晒干。

原形态黄连花,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茎直立,高40-80cm,上部有细腺毛。叶对生,或3-4片轮生,披针形至狭卵形,长4-12cm,宽5-40mm,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可近圆形,上面绿色,近于无毛,下面常事业粉绿色,无毛,仅沿中肋被小腺毛,两面均散生黑色腺点,侧脉通常超过10对,网脉明显。总太花序顶生,通常复出而呈圆锥花序;苞片腺形,密被小腺毛;花梗长7-12mm;花萼5深裂近达基部,裂片狭卵状三角形,边缘有一圈黑色线条,有腺状缘毛;花冠深黄色,长约8mm,5分裂近达基部,裂片长圆形,先端圆钝,有明显脉纹,内面密布淡黄色小腺体;雄蕊比花冠短,花丝下半部合生成筒,密被小腺体,花药中着,卵状长圆形,纵裂;子房无毛,花椎 长4-5mm。蒴果褐色,直径2-4mm。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五草甸、林缘和灌丛中,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2100m。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味味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镇静;降压。主高血压;头痛;失眠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獐骨

    《中药大辞典》:獐骨药材名称獐骨拼音Zhānɡ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獐的骨骼。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獐肉"条。性味甘,温。①《别录》:"微温。"②《药性论

  • 臭牡丹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牡丹药材名称臭牡丹拼音Chòu Mǔ Dān别名矮桐子、大红花、臭枫根、臭八宝、臭芙蓉、矮脚桐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臭牡丹Clerodendrom bungei Ste

  • 赤石脂

    《中国药典》:赤石脂药材名称赤石脂拼音Chì Shí Zhī英文名HALLOYSITUM RUBRUM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 [Al4(Si4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对马耳蕨根

    药材名称对马耳蕨根拼音Duì Mǎ ěr Jué Gēn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对马耳蕨的根茎。功能主治治目赤肿痛。用法用量鲜对马耳蕨根茎(去鳞毛)一两,水煎,加

  • 马陆

    《中药大辞典》:马陆药材名称马陆拼音Mǎ Lù别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蚿、蛆蟝、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

  • 常春藤子

    《中药大辞典》:常春藤子药材名称常春藤子拼音Chánɡ Chūn Ténɡ Zǐ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常春藤的果实。秋后采集。性味《本草拾遗》:"甘,温,无毒。

  • 药材名称蠘拼音Jié别名三疣棱子蟹、海螃蟹来源甲壳纲蝤蛑科三疣棱子蟹Portunus (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Miers) [Neptunus (Neptun

  • 四季素馨花

    药材名称四季素馨花别名白花藤、银花藤、亮叶茉莉来源木犀科四季素馨花Jasminum seguinii Levl.,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华南。性味涩,凉。功能主治跌打损伤,止血。主治跌打损伤,外

  • 水蓼

    《中药大辞典》:水蓼药材名称水蓼拼音Shuǐ Liǎo别名蔷、虞蓼(《尔雅》),泽蓼(《尔雅》郭璞注),辣蓼草(《本草求原》),柳蓼、川蓼(《植物学大辞典》),水红花(《昆明药植调查报告》),药蓼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