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毒赤丸

八毒赤丸

药方名称八毒赤丸

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

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炙,去足)。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五尸症积,及恶心痛、蛊疰、鬼气,无所不疗,鬼疰病。

用法用量李子豫赤丸(原书同卷)、八毒丸(《圣济总录》卷一○○)、杀鬼杖(《卫生宝鉴》卷二十)、斩鬼丹、杀鬼杖子(《不居集》下集卷十六)。

注意猪肉狸肉芦笋、生血等物。

临床应用1.鬼疰:入国信副使许可道到雄州,请予看脉。予诊之,脉中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此乃气血不匀,邪气伤正。本官说:在路到邯郸驿中,夜梦一妇人,着青衣,不见面目。用手去胁下打了一拳,遂一点痛,往来不止。兼之寒热而不能食,乃鬼击也。予曰:可服八毒赤丸。本官言:尝读《名医录》中,见李子豫八毒赤丸,为杀鬼杖。予遂与药三粒,临卧服,明旦下清水二升,立效。又进白海青陈庆玉第三子,因昼卧于水仙庙中,梦得一饼食之,心怀忧思,心腹痞满,饭食减少、约一载有余,渐渐瘦弱,腹胀如蛊,屡易医药及师巫祷之,皆不效,又不得安卧,召予治之。予诊之,问其病始末,因思之:此疾既非外感风寒,又非内伤生冷,将何据而医?予思李子豫八毒赤丸颇有相当,遂合与五七丸服之,下清黄涎斗余,渐渐气调,而以别药理之,数月良愈,不二年身体壮实如故。

2.《医统》:戊午秋,甫在杭城过,遇饭店一妇,年三十,颇姿,因往神庙烧香,被热,途中饮凉水一碗,归而腹胀不食,渐觉昏闷,遂至妄言妄见,皆云附邪,巫祷不效,余带有八毒赤丸,因与七粒,令服下,遂下黑汁一桶,其妇遂软而伏卧不言,复进四君子汤,一剂而愈。

摘录《古今录验》引《胡录》,(见《外台》卷十三)

猜你喜欢

  • 玄参甘桔茶

    药方名称玄参甘桔茶处方玄参4.5克麦门冬4.5克桔梗3克甘草1.5克制法以上四味,共轧为粗末,和匀过筛,纸袋装,每袋重13.5克。功能主治润肺生津止渴,治由肺阴不足引起的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用法用

  • 补血荡邪汤

    药方名称补血荡邪汤处方当归3钱,白芍3钱,枳壳1钱,槟榔1钱,甘草1钱。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 虎骨酒

    《普济方》:虎骨酒药方名称虎骨酒处方虎胫骨1具糯米2.5kg 曲适量炮制1. 将虎胫骨炙黄打碎,放入锅内煎汁;2. 将糯米放入,用曲适量如常法酿酒;3. 密封50日,待酒熟,压去糟,装瓶备用。功能主治

  • 并祛丹

    药方名称并祛丹处方黄耆1两,白术5钱,茯苓5钱,甘菊花3钱,炙甘草1钱,羌活5分,防风5分。功能主治泻胃与大肠之风湿。主风湿入于骨髓所致痛风,一身上下,由背而至腰膝两胫,无不作痛,饮食知味,不能起床,

  • 左归饮

    药方名称左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 枸杞6克 炙甘草3克茯苓4.5克山茱萸3~6克(畏酸者少用之)功能主治滋阴补肾。治肾阴不足,阴衰阳盛。腰酸遗泄,盗汗,口燥咽干,口渴欲饮,舌光

  • 保荣汤

    药方名称保荣汤处方当归1钱,山栀(炒黑)1钱,地榆1钱,牡蛎1钱,侧柏叶1钱2分,川芎1钱2分,赤芍1钱2分,生地1钱2分。功能主治妇女月经每次数日不能止,或隔几日复见微红。用法用量用灯心30茎,水煎

  • 开关润喉蓬莱雪

    药方名称开关润喉蓬莱雪处方片脑1字,麝香1字,硼砂3钱,明乳香3钱,没药3钱,全蝎(去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百药煎半两,朴消半两,薄荷叶半两,粉草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开关润喉。主干喉风。

  • 大归芍汤

    药方名称大归芍汤处方全当归8钱,生黄芩1钱,大白芍8钱,川连1钱,山楂肉3钱,莱菔子2钱,车前子1钱半,槟榔8分,生大黄2-3钱,厚朴8分,枳壳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痢疾。摘录《知医必辨》引王子圣方

  • 葆元异验膏

    药方名称葆元异验膏处方全当归1两,大生地8钱,川续断6钱,白芍药5钱(酒炒),黄耆5钱,肉苁蓉5钱(炒),条芩1两(酒炒),甘草3钱,益母草1两。功能主治妇人久惯小产,受孕三四月,或五月,届期胎坠,此

  • 百生方

    药方名称百生方处方茯苓(去应)、贯众、甘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百物入咽喉,鲠欲死者。用法用量每服1钱,米饮调下。摘录《中藏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