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荜澄茄散

沉香荜澄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沉香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沉香荜澄茄散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四两,沉香荜澄茄葫芦巴(微炒)、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微炒)、补骨脂(微炒)、巴戟天(去心)、木香、川楝(炮.去核),各一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桃仁(去皮.尖.麸炒)二两。

炮制上同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盐末少许,煎八分,去滓,稍热服之。如盲肠、小肠一切气痛,服之有效,空心,食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博济方》卷二:沉香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沉香荜澄茄散

别名荜澄茄散(《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处方荜澄茄沉香胡芦巴(微炒)舶上茴香(微炒)破故纸(微炒)官桂(去皮)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木香紫巴戟(穿心者)各30克桃仁(面炒,去皮,尖)60克川乌头15克(炮,去皮、脐)黑附子(炮制,去皮、脐)120克

制法上十二味,同杵为细末。

功能主治主肾阳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大便泻利,小便滑数,并治膀胱、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盐少许,同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博济方》卷二

《博济》卷二:沉香荜澄茄散

药方名称沉香荜澄茄散

别名荜澄茄

处方荜澄茄1两,沉香1两,葫芦巴(微炒)1两,破故纸(微炒)1两,官桂(去皮)1两,舶上茴香(微炒)1两,川苦楝子(炮,捶破,去核用肉)1两,木香1两,紫巴戟(穿心者)1两,黑附子(炮制,去皮脐)4两,桃仁(面炒,去皮尖)2两,川乌头半两(炮,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经不足,内挟积冷,脐腹弦急,痛引腰背,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胁肋虚满,精神困倦,脏腑自利,小便滑数及盲肠小肠一切气痛。

用法用量荜澄茄散(《证治要决类方》卷三)。本方改为丸剂,名“沉香荜澄茄丸”,(见《御药院方》)。

摘录《博济》卷二

猜你喜欢

  • 京三棱鳖甲丸

    药方名称京三棱鳖甲丸处方京三棱(炮,锉)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黄耆(锉,焙)1两半,白术1两半,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熟)2两,干姜(炮)1两,诃黎勒皮1两,吴茱萸(汤浸,焙炒)1两,

  • 顺气归脾丸

    药方名称顺气归脾丸处方陈皮贝母香附乌药当归白术茯神黄耆酸枣仁远志人参各30克木香甘草(炙)各9克制法上药研末,用合欢树根皮120克煎汤,煮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理气消肿。治思虑伤脾

  • 茯苓人参散

    药方名称茯苓人参散处方茯苓2斤(去黑皮,擘破如枣大,清水渍,经1日1夜再易水,出于日中,晒干,为末),人参7两(捣),甘草1两(炙,切),牛乳7升,白沙蜜1升5合。功能主治益心力,除谬忘,能饮食,延年

  • 枳缩二陈汤

    药方名称枳缩二陈汤处方枳实(麸炒)3克砂仁2.1克 白茯苓(去皮)贝母(去心)陈皮苏子(炒)瓜蒌仁厚朴(姜汁炒)香附(童便炒)各2.1克川芎2.4克木香沉香各1.5克甘草1克功能主治治关格,上下不通。

  • 马齿矾丸

    药方名称马齿矾丸别名马齿矾石丸处方马齿矾1斤。制法上药烧半日,以枣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胎寒??啼,惊痫腹胀,不嗜食,大便青黄。并大人虚冷内冷,或有实不可吐下。用法用量马齿矾石丸(《圣济总

  • 截疟闻香袋

    药方名称截疟闻香袋处方常山、草果、川乌、陈皮、甘草。制法上共研为末,将药装入绢袋之中。时时闻于鼻间,其疟自止。再将胡椒、雄黄各1钱,研末,将饭研烂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将1

  • 安养汤

    药方名称安养汤处方人参1钱,百部1钱,山药1两,甘草3分,麦冬5钱,北五味10粒,白术2钱,茯神3钱。功能主治肾痨生虫,夜卧常惊,或多恐怖,心悬悬未安,气吸吸欲尽,淫梦时作,盗汗日多,饮食无味,口内生

  • 二陈升提饮

    药方名称二陈升提饮处方当归2钱,白术1钱5分,生地1钱5分,川芎8分,人参1钱,甘草4分,陈皮4分,半夏(油炒)6分,柴胡4分,升麻4分。功能主治妊娠转胞。气虚胎压尿胞,淋闭不痛,或微痛。用法用量《胎

  • 草矾膏

    药方名称草矾膏处方粉草2两,皂矾5钱。功能主治眼丹。用法用量水煎浓汁,滤净滓,再煎浓,加冰片。以鸡翎蘸膏频扫肿处。摘录《外科大成》卷三

  • 白酒药曲

    药方名称白酒药曲处方高良姜4两,草乌8两,吴茱萸1两,白芷1两,黄柏1两,桂心1两,干姜1两,香附1两,辣蓼1两,苦参1两,秦椒1两,菊花2两,薄荷2两,丁皮5钱,益智5钱。制法同杏仁共为细末,滑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