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沉香附子汤

沉香附子汤

药方名称沉香附子汤

别名沉附汤、二味沉附汤

处方沉香1块,附子1只(9钱,重者,炮,去皮脐,切片子)。

功能主治肾阳不足,寒凝气滞,水湿停留,身面浮肿,胀满气喘,胸膈痞闷,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沉附汤(《朱氏集验方》卷四)、二味沉附汤(《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全集》)。

各家论述瘴疟指南》:是方用附子,乃肾经本药,加以沉香,能引上焦阳气入肾,肾中有阳气则下元暖,根本固而邪风自息矣。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六

猜你喜欢

  • 黄连解毒加味汤

    药方名称黄连解毒加味汤处方黄连、黄芩、栀子、黄柏、丹皮、生地黄、甘草(生)、金银花、连翘(去心)。功能主治痘当落痂之后,其瘢或紫或焦或黑,现证通身壮热,烦渴不宁,皆因灌浆时浆未充足,毒未尽化故也。用法

  • 大丁香丸

    药方名称大丁香丸别名丁香丸处方丁香1两,丁香皮1两,干姜(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巴豆霜1分。制法上5味,捣罗4味为末,入巴豆霜,拌匀再罗,用好酒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脾胃虚寒,

  • 竹叶芍药汤

    药方名称竹叶芍药汤处方竹叶45克赤芍药甘草(炙,锉)各30克阿胶(炙燥)90克当归(切)30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大小便出血。用法用量每服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70毫升,去

  • 地骨皮饮子

    药方名称地骨皮饮子处方地骨皮2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2两(去心),白龙骨1两,黄耆1两(锉)。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肾中虚热,虽能食,小便数多,渐加瘦弱。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水1大

  • 沉香四倍丸

    药方名称沉香四倍丸处方木香半两,青皮4两(去瓤),白术3两,半夏4两(汤浸7次),沉香半两,黑牵牛(头末)半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饮,两臂疼痛,腰腿沉痛。用法

  • 枯瘤膏

    《准绳·疡科》卷五:枯瘤膏药方名称枯瘤膏处方草乌4两,川乌2两,干桑耳1两半,桑朽木1两半,矿石灰1碗,桑柴灰1碗,荞麦秸灰1碗。制法上将草乌、川乌、桑耳、桑朽木共烧成灰,和矿石灰、桑柴灰、荞麦秸灰一

  • 加味凉血退斑汤

    赵炳南方:加味凉血退斑汤药方名称加味凉血退斑汤处方鲜生地30克,鲜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板蓝根9克,金银花15克,连翘12克,桑叶9克,白藓皮15克,赤芍9克,黄芩9克,生栀仁6克,滑石9克,甘草

  • 门冬甘露饮

    药方名称门冬甘露饮处方麦门冬6克(去心)黑参黄芩栝楼根连翘各3克 生甘草1.5克 灯心20茎竹叶20片功能主治治麻疹热甚口渴。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分气汤

    《杨氏家藏方》卷五:分气汤药方名称分气汤处方甘草(炙)干姜(炮)熟干地黄(洗,焙)白茯苓(去皮)当归(洗,焙)细辛(去叶、土)白芍药吴茱萸(汤洗七次,炒)肉桂(去粗皮)各9克 山栀子仁6枚制法上药哎咀

  • 气疝饮

    药方名称气疝饮处方黄连6克(吴茱萸煎水浸,炒)人参白术各3克白芍陈皮各2.1克甘草0.9克 姜3片功能主治治气疝。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类证治裁》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