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琼玉膏

琼玉膏

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琼玉膏

药方名称琼玉膏

别名地黄膏(《仁斋直指》卷十七)。

处方新罗人参750克 生地黄8千克 白茯苓1.5千克 白蜜5千克

制法上药人参茯苓为细末,蜜用生绢滤过,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铁器,取汁尽,去滓,用药一处,拌和匀,入银、石器或好瓷器内封闭留用,如器物小,分二处盛,用净纸二三十重封闭,入汤内,以桑木柴火煮六日,如连夜火,即三日夜,取出,用蜡纸数重包瓶口,入井口,去火毒,一伏时取出,再入旧汤内,煮一日,出水气,取出。

功能主治滋阴润肺,益气补脾。治肺阴亏损,虚劳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气短乏力。

用法用量每晨以10克温酒化服,不饮酒者,用白汤化下。

备注方中生地黄滋阴壮水为君;白蜜养肺润燥为臣;佐以人参茯苓补脾益气,茯苓又能化痰,以消肺失输布所聚之痰。诸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益气补脾之功。

摘录洪氏集验方》卷一引申铁瓮方

《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琼玉膏

药方名称琼玉膏

处方人参360克 白茯苓450克琥珀沉香各15克 大生地黄5千克(洗净,银石器内杵细,取自然汁。甚忌铁器)白蜜2.5千克(熬,去沫)

制法先将地黄汁同蜜熬沸搅匀,用密绢滤过,再将人参等研为极细末,和蜜、汁入银、瓷瓶内,用绵纸十余层加箬封扎瓶口,入砂锅或铜锅内,以长流水浸没瓶头,用桑柴火煮三昼夜,取出,换过油,再用单蜡纸扎口悬浸井中半日,以出火气,提起仍煮半日以出水气,然后收藏。

功能主治治虚劳干咳。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及午后取5~10毫升,用温酒30毫升调服,不饮酒人,用白汤调服亦可。制此药须在净室中。

摘录《古今医统》卷四十四引臞仙方

猜你喜欢

  • 导赤五苓散

    药方名称导赤五苓散处方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官桂、生地黄、木通、甘草各等分(一方无桂)。制法上锉。功能主治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济阳纲目》卷一○五

  • 法制槟榔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法制槟榔药方名称法制槟榔处方鸡心槟榔30克(切作小块)缩砂(取仁)白豆蔻(取仁)丁香(切作细条)粉草(切作细块)各30克橘皮(去白,切作细条)生姜(切作细条)各250克 盐60

  • 清黄散

    药方名称清黄散处方防风滑石(飞)15克甘草(炙)3克栀子(酒炒)9克藿香酒黄连各6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耳流黄脓。用法用量白开水调6克,食后服。备注方中防风,原书无用量。摘录《证治准绳·幼科》

  • 防风麻黄汤

    药方名称防风麻黄汤别名防风汤处方防风3两(去叉),麻黄3两(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独活3两(吉芦头),秦艽(去苗土)3两,当归2两(切,焙),防己2两,甘草2两(炙,锉),人参2两,黄芩2两(去黑心

  • 结毒生肌散

    药方名称结毒生肌散处方赤石脂(浸淡)1两,龙骨1两,乳香(炙)5分,没药(炙)5分,枯矾(炙)5分,文蛤(炙)5分,白芷1钱,轻粉1钱,血竭1钱,朱砂1钱,象皮(炙)1钱。制法上为末,加麝香,龙脑香各

  • 润胆汤

    药方名称润胆汤处方白芍30克当归30克柴胡3克 炒栀子6克玄参30克天花粉9克 菖蒲2.4克功能主治疏肝润胆,泻火通窍。治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身发寒热,耳内有如沸汤之响,或如蝉鸣者。

  • 接指方

    药方名称接指方处方真正沉重苏木、蚕茧。制法苏木为细末。功能主治指断,及其余皮肤刀伤。用法用量敷断指间,外用蚕茧包缚定固,数日如故。摘录《医统》卷九十三

  • 巴豆涂敷方

    药方名称巴豆涂敷方处方巴豆1分(去心皮,出油尽用),肥枣10个(去核皮)。制法上为细末,以水1升,煮稀稠如膏,于布中绞取汁。功能主治瘘疮。用法用量涂敷疮上,1日1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 护痘万全汤

    药方名称护痘万全汤处方人参5分,黄耆1钱,当归2钱,川芎1钱,白术2钱,茯苓1钱,陈皮3分,牛蒡子3分,桔梗5分,天花粉3分。功能主治补气补血。主小儿痘疮至六日,气血大虚,颜色不红绽肥满。用法用量水煎

  • 五行汤

    药方名称五行汤处方黄柏(去粗皮,取内皮,不拘多少)制法上药以湿纸裹,黄泥包煨,候泥干取出。功能主治治时行赤眼,红肿作痛。用法用量每用一弹子大,纱帛包,用水150毫升浸,饭上蒸熟,乘热熏洗,极效。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