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白芷汤

白芷汤

古今医鉴》卷九: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处方防风荆芥连翘白芷薄荷赤芍石膏

制法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下丬牙疼,属手阳明虚热有风。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九

《保命集》卷中: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别名白芷石膏三物汤、白芷石膏

处方白芷1两,知母1两7钱,石膏4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疟病,身热目痛,热多寒少,睡卧不安,脉长,以大柴胡汤下之后微邪未尽者。

用法用量白芷石膏三物汤(《丹溪心法》卷二)、白芷石膏汤(《症因脉治》卷四)。

各家论述医方考》:此条阳明证也,以其有热而无寒,或热多而寒少,故《机要》名为热疟。白芷所以解阳明之经,石膏所以清阳明之府,知母所以养阳明之阴。虚者宜加人参。质实便燥者,此方不足与也,宜下之,用伤寒门大柴胡汤,后以本方调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处方白芷1两半,鹿茸(去毛,酥炙)1两半,诃黎勒(煨,去核)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牡丹皮1两半,地榆1两半,黄耆(锉,炒)1两半,肉豆蔻(去皮)1枚,白术1两,黄连(去须)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代赭(碎)1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龙骨(去土)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血海虚冷,经行太过。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煎取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圣济总录》卷九:白芷汤

药方名称白芷汤

处方白芷半两,白术半两,芎藭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羌活(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半两,石膏1两半,牛膝(去苗)半两,狗脊(去毛)半两,萆薢(炒)半两,薏苡仁(炒)1两,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葛根1两,桂(去粗皮)1两半。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一边不随,言语謇涩。

用法用量每用18钱匕,以水4盏,加生姜1分(切),煎取2盏,去滓,分温3服,微热服,日2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

猜你喜欢

  • 伏火四神丹

    药方名称伏火四神丹处方辰砂2两,雄黄2两,雌黄2两,硫黄2两。制法上四物槌碎,用楮皮大纸一张有体骨者,两面浓研好松烟墨涂3两遍,令黑光色,晒干,号日昆仑纸,用裹前药;干净室中掘地坑子1枚,深4寸许,阔

  • 定神安志丸

    药方名称定神安志丸处方金箔100片,银箔100片(和合),石膏(研)8分,龙齿(研)8分,铁精(研)8分,地骨白皮8分,茯神8分,黄芩8分,生干地黄8分,升麻8分,茯苓8分,玄参8分,人参8分,虎睛1

  • 蜜饯萝卜

    药方名称蜜饯萝卜处方白萝卜500~1000克蜂蜜150~200克制法将白萝卜洗净后,切成条状或丁状;在铝锅内加入清水,烧开后,把萝卜放入再烧,至煮沸后即可把萝卜捞出,把水淋干,晾晒半日,再把它放入铝锅

  • 补肾祛毒散

    药方名称补肾祛毒散处方忍冬藤4两,熟地3两,豨莶3钱,天花粉2钱,草乌头2钱,肉桂2钱。功能主治肾俞生痈。用法用量水煎汁1碗,空腹服。未破者2服即消,已溃者即去黑烂,10服乃愈。摘录《洞天奥旨》卷五引

  • 半夏化痰丸

    药方名称半夏化痰丸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去滑)1两,赤茯苓半两(去皮),白矾1分(枯),铅白霜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实,恶心呕吐,头目昏晕,心忪背寒,臂痛涎嗽,胸膈不

  • 开痰神应丹

    药方名称开痰神应丹处方直芫花1钱。功能主治痘疹,咽下有疮壅塞者。用法用量炒过,弗令焦,焙干为末。每服3-4厘,白汤下。摘录《痘疹仁端录》卷九

  • 青盐散

    药方名称青盐散处方蝎梢胡椒各3克干姜6克 青盐3克(别研)制法上药为细末,入瓷器内。功能主治治牙齿疼痛,时时浮动。(牙痛牙疼)用法用量用时取少许揩齿间,良久用盐汤漱之。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 承气转精丸

    药方名称承气转精丸处方木香(切,不见火)1分,黑牵牛(瓦上,炒,半生半熟)1分,甘遂(洗净),枳壳1分(去瓤,麸炒),半夏(米泔浸1宿,净洗,入姜汁汁中浸,晒)。制法上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猪苓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猪苓汤药方名称猪苓汤处方猪苓、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二钱半。功能主治治阳明病,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或下利,咳而呕,心烦不眠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

  • 荆防散

    《医略六书》卷三十:荆防散药方名称荆防散处方荆芥1两半,防风1两半,米仁5两(炒),通草4两,川芎8钱,茯苓3两,陈皮1两半,香附1两半(醋炒),紫苏1两半。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离褥太早,冒风致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