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荡胸汤

荡胸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荡胸汤

药方名称荡胸汤

处方蒌仁60克(新炒者,捣)生赭石60克(研细)苏子20克(炒捣)芒消12克(冲服)

功能主治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涎,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兼治疫证结胸。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清汁400毫升,先温服200毫升。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两点钟,再温服200毫升。若胸中之结已开,而大便犹未通下,且不觉转矢气者,仍可温服100毫升。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衷中参西》上册:荡胸汤

药方名称荡胸汤

处方蒌仁2两(新炒者,捣),生赭石2两(研细),苏子6钱(炒,捣),芒消4钱(冲服)。

功能主治寒温结胸,其证胸膈痰饮与外感之邪互相凝结,上塞咽喉,下滞胃口,呼吸不利,满闷短气,饮水不能下行,或转吐出。

用法用量上药,以水4钟,煎取清汁2钟,先温服1钟,结开,大便通行,停后服。若其胸中结犹未开,过2点钟,再温服1钟。若胸中之结已开,而大便犹未通下,且不觉转矢气者,仍可温服半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不惊丸

    《小儿病源》卷三:不惊丸药方名称不惊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淡豆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气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用法用量每服1字,病甚者服半钱,急惊者,薄荷自然汁调下;慢

  • 白玉膏药

    药方名称白玉膏药处方白及、白蔹、白芷。制法以上3味加鲫鱼1条,麻油1斤,先熬去滓,再入轻粉、白占各1两、铅粉10两收膏。功能主治疔毒疮久不收口。摘录《青囊秘传》

  • 露桑散

    药方名称露桑散处方桑叶(带露者探,晒炙炒)。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多汗、盗汗。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摘录《医级》卷八

  • 接骨仙丹

    药方名称接骨仙丹处方五铢钱5个(火煅、醋淬49次,重1钱),甜瓜子5钱,珍珠2钱(腐煮,布包捶碎),狗胎骨(煅)1钱。制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功能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碎。用法用量每服2分5厘,随患上下,饥

  • 柳酸乌梅膏

    药方名称柳酸乌梅膏处方乌梅30g,水杨酸2g。制法取食盐10g,用开水50毫升,溶化后,将乌梅放入,浸泡1日,去核,放入乳钵加食醋15毫升,捣烂,最后,加水杨酸混合即成。功能主治鸡眼。用法用量外用。摘

  • 二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二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9克 广皮6克厚朴6克茯苓皮9克 木防己9克,大豆黄卷6克 川通草4.5克薏苡仁9克功能主治芳香化湿,宣通经络。主湿郁三焦,脘腹胀满,大便溏薄,身体疼痛,舌苔白,脉象模糊

  • 经验广嗣丸

    药方名称经验广嗣丸处方人参1两,山萸1两,茯苓1两,天冬1两,石菖蒲1两,车前子1两,赤石脂(另研)1两,当归1两,生地2两,熟地2两,杜仲2两,地骨皮2两,川椒2两,牛膝2两,枸杞3两,肉苁蓉3两,

  • 上马丸

    药方名称上马丸处方川乌(炮)、木香(不见火),各半两。龙骨(酥炙)、牛膝、杜仲、木瓜、当归(酒浸)、败龟板(酥炙)、自然铜(醋淬)、黄蓍(蜜炙)、白术,各一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

  • 金沸汤

    药方名称金沸汤处方旋覆花7分,前胡7分,荆芥穗(炒焦)1钱,甘草1钱,半夏5钱,赤芍5钱,茅花2钱。功能主治伤风膈热致衄。摘录《嵩崖尊生》卷八

  • 豨莶丸

    《中国药典》:豨莶丸药方名称豨莶丸来源为豨莶草制成的蜜丸。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甜、微苦。炮制取豨莶草1000g,切碎,取出粗茎5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