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药艾条

药艾条

药方名称药艾条

处方艾叶2400g桂枝125g高良姜125g 广藿香50g降香175g香附50g白芷100g陈皮50g丹参50g 生川乌75g

性状呈圆柱状,长20~21cm,直径1.7~1.8cm;气香,点燃后发出持久的、气特异的烟,而不熄灭。

炮制上十味,艾叶碾成艾绒,其余桂枝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先取艾绒20g,均匀平铺在一张长28cm、宽15cm的白棉纸上,再均匀散布上述粉末8g,将棉纸两端折叠约6cm,卷紧成条,粘合封闭,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气血,逐寒湿。用于风寒湿痹,肌肉酸麻,关节四肢疼痛,脘腹冷痛。

用法用量直射灸法,一次适量,红晕为度,一日1~2次;或遵医嘱。

规格每支约重30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破瘀汤

    药方名称破瘀汤处方荆芥4.5克蟅虫30枚大黄芎藭各9克蒲黄15克当归桂心甘草各6克桃仁30枚制法上药九味,哎咀。功能主治治腹中瘀血,停在腹中不出,满痛短气,大小便不通。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

  • 龙脑鸡苏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龙脑鸡苏丸药方名称龙脑鸡苏丸处方柴胡(要真银川者)60克(锉,同木通以沸汤100毫升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木通(锉,同柴胡浸)阿胶(炒微燥)蒲黄(真者,微炒)人参各60克麦门

  • 菊花细辛散

    药方名称菊花细辛散处方黄甘菊、白芷、僵蚕、红花、川芎、木贼、当归、黄柏、荆芥穗、蔓荆、细辛、白芍。功能主治疳眼流脓生翳。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诚书》卷七

  • 妙功丸

    药方名称妙功丸处方丁香木香沉香各15克乳香(研)麝香(另研)熊胆各7.5克 白丁香300粒轻粉13.5克雄黄(研)青皮(去白)黄芩胡黄连各15克黄连黑牵牛(炒)荆三棱(煨)甘草(炙)蓬莪茂陈皮(去白)

  • 竹茹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一:竹茹散药方名称竹茹散处方苦竹茹30克 生干地黄30克 茜根15克百合15克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黄耆4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制法上药捣粗罗为散。功能

  • 加味桃红四物汤

    药方名称加味桃红四物汤处方归尾10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川芎6克,白术6克,炮山甲6克,制首乌6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夏枯草15克,板蓝根15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调和气血,活

  • 枳壳除痔丸

    药方名称枳壳除痔丸处方大枳壳120克(去瓤,别为末)大草乌120克(不去皮、尖,别为末)制法上以草乌细末,人猪大脏内,用醋2~2.5千克,煮干,如未烂,更加醋煮十分烂为度,余醋些小捣候脏烂,却入前枳壳

  • 乳香圆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乳香圆药方名称乳香圆处方糯米(炒)、川乌头(炒.去皮.尖)、五灵脂(去砂土),各二两。乳香(研)、白芷、藿香叶(洗)、天南星(炮)、没药(研)、荆芥(去枝.梗)、赤

  • 防附汤

    药方名称防附汤处方防风1分,僵蚕1分(炮),白附子1分(炮),川芎2分,荆芥1分,雄黄1钱,全蝎7个(瓦焙干),朱砂1钱,麝香少许。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惊风,及一切头风。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用好茶

  • 人参芍药汤

    药方名称人参芍药汤处方麦门冬0.6克当归身 人宰各0.9克炙甘草白芍药黄耆各3克五味子5个制法上药嚼咀,分作二服。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呼吸短促,容颜憔悴,形气两虚者。用法用量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