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蛤粉丸

蛤粉丸

《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黄柏(炒)1斤,知母1斤,蛤粉1斤。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虚热遗滑。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六

《嵩崖尊生》卷九: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南星1两5钱,半夏1两5钱,香附1两5钱,蛤粉1两5钱,瓜蒌仁1两5钱,贝母1两5钱,杏仁(牙皂14个煮,去牙皂)。

制法上为末,以杏仁泥和姜汁蒸饼为丸,青黛为衣。

功能主治痰火上炎,呕晕咳嗽。

用法用量方中杏仁用量原缺。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蛤粉(好者,研极细)、黄蜡各等分。

制法上先熔蜡,入蛤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雀目,不拘年月远近,但黄昏不见物者。肝虚。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散剂,名蛤粉散(见《仙拈集》)、蜡肝散(见《经验广集》)。《仙拈集》本方用法:黄蜡熔汁,入蛤粉相和得所,每用刀切下二钱,以猪肝二两,剖开掺药在内,麻绳扎定,水一碗,入铫内煮熟,乘热熏之,至温并肝食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

《圣惠》卷八十一:蛤粉丸

药方名称蛤粉丸

处方蛤粉半两。

制法上用车脂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吹奶,不痒不痛,肿硬如石。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温酒送下。不过3服愈。

摘录《圣惠》卷八十一

猜你喜欢

  • 茅术地榆汤

    药方名称茅术地榆汤处方茅术、地榆皮、槐花炭、郁金。功能主治脾虚不能化湿统血,血杂于水湿之中,大便下注不止。摘录《清代名医医案大全》二册

  • 补益地黄煎

    药方名称补益地黄煎处方生地黄10斤(捣绞取汁),汉椒3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附子3两(炮裂,去皮脐)。制法上为末,入生地黄汁中,以慢火渐熬成煎,盛于瓷盒中。功能主治五劳六极七伤。用法用量每于食

  • 鹿茸益精丸

    药方名称鹿茸益精丸处方鹿茸(去皮,酥炙微黄)3分,桑螵蛸(瓦上焙)3分,肉苁蓉3分,当归3分,巴戟(去心)3分,菟丝子(酒浸软,研)3分,杜仲(截碎,姜汁淹,炒断丝)3分,川楝子(蒸,去皮取肉,焙)3

  • 参苓健脾散

    药方名称参苓健脾散处方莲肉5钱,茯苓5钱,芡实5钱,扁豆5钱,薏苡仁3钱,麦芽3钱,使君子肉3钱,人参2钱,糯米粉少许。制法上为细末,白糖3钱和匀。功能主治小儿食伤脾胃,泄泻日久。脾胃虚弱者。用法用量

  • 海蛤玉粉散

    药方名称海蛤玉粉散处方海蛤不拘多少。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脏中积毒热。主血痢。用法用量每服2钱,入蜜少许,冷水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宣明论》卷十

  • 内消沃雪汤

    药方名称内消沃雪汤处方青皮陈皮乳香没香连翘黄耆当归甘草节白芷射干天花粉穿山甲贝母白芍药金银花皂角刺各2.4克木香1.2克大黄6克功能主治治发背,五脏内痈,尻臀诸肿,大小肠痈,肛门脏毒初起,但未出脓,坚

  • 投杯汤

    《外台》卷十引《深师方》:投杯汤药方名称投杯汤别名麻黄石膏汤处方小麦1升,麻黄4两(去节),厚朴5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5合。功能主治久逆上气胸满,喉中如水鸡鸣。用法用量麻黄石膏汤(《千金》卷十八)。

  • 补虚调中防风丸

    药方名称补虚调中防风丸处方防风3两,桂心3两,通草3两,茯神3两,远志3两,甘草3两,人参3两,麦门冬3两,白石英3两。制法上为末,白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脉虚,惊跳不定,乍来乍去,小肠腑寒。用

  • 加味茶调散

    药方名称加味茶调散处方荆芥穗、薄荷、黄芩、青茶叶、石膏(生)、白芷、川芎。功能主治胃热头痛,鼻干目痛,齿颊疼痛。用法用量引用生姜,水煎服。便秘者,加川大黄。摘录《金鉴》卷五十四

  • 麒麟血散

    药方名称麒麟血散处方麒鳞血30克 败蒲45克(烧灰)牡丹30克蒲黄30克当归30克(锉,微炒)桂心30克 芎藭30克赤芍药30克没药30克骨碎补3Q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伤折内损,瘀血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