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豆豉膏

豆豉膏

幼幼新书》卷五: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处方黑豆10克田螺19个 葱1大把

功能主治主初生小儿肚膨脐肿。

用法用量捣烂,巴蕉汁调,贴脐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

《鸡峰》卷二十二: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处方豆豉不以多少。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灸疮,烧伤,臭气所伤,肿痛者。

用法用量油调,涂疮上。

摘录《鸡峰》卷二十二

幼幼新书》卷五引茅先生方: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别名二豆汤、二豆散

处方豆豉半两,天南星半两,白敛半两,赤小豆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脐风。小儿脐突。

用法用量二豆汤(《医统》卷八十八)、二豆散(《赤水玄珠》卷二十五》。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茅先生方

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豆豉膏

药方名称豆豉膏

别名葱涎膏

处方黑豆1杓,田螺19个,葱1大把。

制法捣烂,芭蕉汁调。

功能主治初生儿不小便,中脐风,撮口,肚膨胀,脐肾肿。

用法用量贴脐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五引《惠眼观证》

猜你喜欢

  • 肝肾兼资汤

    药方名称肝肾兼资汤处方熟地1两,当归1两,白芍2钱,黑栀1钱,山萸5钱,白芥子3钱,甘草3钱。功能主治平肝补肾。主胁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傅青主男女科》

  • 金形如神散

    药方名称金形如神散处方当归2钱(酒炒),骨碎补2钱,川芎1钱,甘草1钱(蜜炙),泽兰1钱(炒),附子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桂心1钱,蜀椒1钱,血竭5分,人参5分,自然铜5分,半两钱5分(俱火煅,醋

  • 蝉退膏

    药方名称蝉退膏处方蝉退、白芷、地骨皮、白芍各等分。功能主治痘痒不能食,色淡白者。用法用量熬膏服。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 防己葶苈丸

    《鸡峰》卷二十:防己葶苈丸药方名称防己葶苈丸处方葶苈半两,黑牵牛半两,白术半两,防己3分,郁李仁3分,桑白皮3分,茯苓3分,羌活3分,黄橘皮3分,泽泻3分。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

  • 防风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防风芍药汤药方名称防风芍药汤处方防风芍药黄芩各1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主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

  • 扶元散

    《医宗金鉴》卷五十五:扶元散药方名称扶元散处方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熟地黄茯神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当归白芍药川芎石菖蒲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治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

  • 乳头散

    药方名称乳头散别名黄耆散(《普济方》卷三六一)。处方黄耆(锉)7.5克甘草(炙微赤,锉)7.5克当归(锉,微炒)7.5克赤芍药7.5克木香7.5克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儿夜啼不止,腹中痛。用

  • 参术调中汤

    《卫生宝鉴》卷五:参术调中汤药方名称参术调中汤处方人参5钱,黄耆5钱,当归身3钱,厚朴(姜制)3钱,益智仁3钱,草豆蔻3钱,木香3钱,白术3钱,甘草(炙)3钱,神曲(炒)3钱,麦糵面3钱,橘皮3钱。制

  • 肝痹散

    药方名称肝痹散处方人参3钱,当归1两,川芎5钱,代赭石(末)2钱,羌活5分,肉桂1钱,茯苓5钱,酸枣仁1钱,丹砂(末)5分。功能主治气血不足而致肝痹,肝气常逆,胸膈引痛,睡卧多惊,饮食不思,吞酸作呕,

  • 抱龙圆

    药方名称抱龙圆处方雄黄(研飞)四两,白石英(研飞)、生犀角、麝香(研)、朱砂(研飞),各一两;藿香叶二两,天南星(牛胆制)十六两,牛黄(研)半两,阿胶(碎炒如珠)三两,金箔(研)、银箔(研),各五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