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豆附丸

豆附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豆附丸

药方名称豆附丸

处方豆蔻(炮)白茯苓(焙)附子(炮,去脐)各120克木香(不见火)干姜(炮)肉桂(去粗皮)各60克丁香(不见火)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理气和中。主肠胃虚弱,内受风冷,泄泻注下,腹痛肠鸣。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用生姜汤或粥饮吞下,空腹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济生》卷四:豆附丸

药方名称豆附丸

处方豆蔻(面裹煨)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良姜(锉,炒)2两,诃子(面裹煨)2两,干姜(炮)2两,赤石脂(火煅)2两,阳起石(火煅)2两,龙骨(生用)2两,白矾(枯)2两,白茯苓(去皮)1两,桂心(不见火)1两,细辛(洗)1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湖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下寒,泄泻不止,肠滑不禁,日夜无度,全不进食;一切虚寒泄泻困乏。

用法用量本方白矾以上药物用量原缺“各”字,据《医方大成》补。

摘录《济生》卷四

《医方大成》引《幼幼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四四):豆附丸

药方名称豆附丸

处方豆蔻1分,附子1分(炮)。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搐搦,吐泻。

用法用量饭饮送下。

摘录《医方大成》引《幼幼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四四)

猜你喜欢

  • 桂桨粥

    药方名称桂桨粥处方肉桂2-3g,粳米50-100g,红糖适量。功能主治补阳气,暖脾胃,散寒止痛。主肾阳不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阳萎,小便频数清长,脉搏微弱无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饮食减少,大便稀薄

  • 理经四物汤

    药方名称理经四物汤处方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白术(蜜炙)1钱,柴胡1钱,香附(童便制)1钱,玄胡索1钱,黄芩8分,三棱8分。功能主治妇人血虚有热,经来如屋漏水,头昏目眩,小腹作痛,

  • 干姜人参半夏丸

    《金匮要略》卷下:干姜人参半夏丸药方名称干姜人参半夏丸处方干姜人参各14克半夏28克制法上药三味为末,以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妇人妊娠呕吐不止。用法用量饮服10丸,一日三次。摘录《金匮

  • 除湿酒

    药方名称除湿酒处方虎胫骨9克防己9克独活6克 云苓9克杜仲9克萆薢9克 晚蚕砂9克松节9克茄根12克木瓜12克苍耳子12克枸杞子12克秦艽9克桑枝15克牛膝3克狗脊9克续断9克伸筋草9克豨莶草12克

  • 加诃子四柱散

    药方名称加诃子四柱散处方人参(去芦)1两,白茯苓(去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木香(纸包煨过),诃子半两(湿纸包炮,取皮用)。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脏腑虚怯,本气衰弱,脾胃不快,不进饮食,时加

  • 鸡胆丸

    药方名称鸡胆丸处方鸡胆、黄连、大黄、槟榔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小儿腹中有虫,喜食土器壁土,或马粪等。用法用量每服5分,白汤送下。摘录《续名家方选》

  • 左慈丸

    药方名称左慈丸处方磁石柴胡地黄萸肉 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治肾水不足,虚火上升,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用法用量每次6~9克,用淡盐汤送下。摘录《饲鹤亭集方》

  • 保孕丸

    药方名称保孕丸处方熟地4两,当归4两,川断4两,白术4两,阿胶2两,香附2两,陈皮1两,艾叶1两,益母草1两,川芎1两,黄芩1两,砂仁5钱。制法上以枣肉为丸。功能主治妇人受孕,气血不足,经三月而堕胎者

  • 香砂藕粉糊

    药方名称香砂藕粉糊处方砂仁2~3克木香1~2克藕粉30~5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砂仁同木香一同放入碾槽内,研为细末,每次取1/5~1/3的药末,同藕粉及白糖一起放入碗内和匀,用刚煎沸的开水冲泡,搅拌成糊状

  • 红花膏

    药方名称红花膏处方水红花科1捆(熬膏1碗),麝香3钱,阿魏3钱,血竭3钱,没药5钱,赤芍1两,当归1两。制法上为细末,入膏内搅匀,以青布摊。功能主治癖疾。用法用量贴患处。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