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闭关止渴汤

闭关止渴汤

(辨证录》卷六:闭关止渴汤

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

处方石膏15克玄参60克麦冬60克 熟地60克青蒿15克

功能主治清胃火,填肾水。主消渴。胃热津枯,肾水亏乏,大渴恣饮,易于饥饿,得食渴减,不食则渴尤甚。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六

辨证录》卷六:闭关止渴汤

药方名称闭关止渴汤

处方石膏5钱,玄参2两,麦冬2两,熟地2两,青蒿5钱。

功能主治消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此方少用石膏青蒿以止胃火,多用玄参、熟地以填肾水,重用麦冬以益肺气,未尝闭胃之关门也。然而胃火之开,由于肾水之开;肾水之开,由于肾火之动也;而肾火之动,又由于肾水之乏也。今补其肾水,则水旺而肾火无飞动之机,火静而肾水无沸腾之患。肾水既安于肾宅,而胃火何能独开于胃关哉。此不闭之闭,真神于闭也。

摘录辨证录》卷六

猜你喜欢

  • 地松涂方

    药方名称地松涂方处方漆姑草(捣汁)2分,芒消1分。功能主治漆疮。用法用量和涂之。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九引《必效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三四

  • 辰筋丹

    药方名称辰筋丹处方人参珍珠琥珀当归冰片乳香没药三七各1.5克血竭6克麝香0.9克牛黄0.3克制法共为极细末,收贮瓶中,置阴干处。功能主治活血,舒筋,止痛。主损伤局部疼痛。用法用量使用时搽擦患处。摘录《

  • 加味柴苓汤

    药方名称加味柴苓汤处方柴胡、白茯苓、甘草、陈皮、防风、白芍(炒)、当归身、白术(炒)。功能主治小儿伤风咳嗽,面青唇白,体弱。或兼大便不实者。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1枚为引,水煎服。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独桂汤

    药方名称独桂汤处方辣桂(去粗皮)。制法上锉细。功能主治风冷入脾,逆气上攻,腹痛。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食前服;或为末,紫苏煎汤,乘热调下。摘录《直指》卷六

  • 决明益阴丸

    药方名称决明益阴丸处方羌活5钱,独活5钱,黄连(酒制)1两,防风5钱,黄芩1两,归尾(酒制)5钱,五味子5钱,石决明(煅)3钱,草决明1两,甘草(炙)5钱,黄柏1两,知母1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

  • 风疳丸

    药方名称风疳丸处方青黛2钱,黄连2钱,天麻2钱,五灵脂2钱,夜明砂2钱,川芎2钱,芦荟2钱,龙胆草1钱半,防风1钱半,蝉蜕1钱半,全蝎2枚,干蟾头3钱。制法上为末,猪胆汁浸糕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疳

  • 夺命红枣丹

    药方名称夺命红枣丹处方当门麝1钱,梅花片1钱,杜蟾酥1钱(不见火,晒,研净末),巴豆霜1钱(去油净),月石3分(净末),山豆根5分(净末),老姜粉3分(用汁澄粉,晒干,净末)。制法上药照方拣选地道,研

  • 加减清热除湿膏

    药方名称加减清热除湿膏处方连翘18克 胆草12克 焦三仙30克 赤茯苓18克防风15克 桑皮12克(生)赤小豆15克菊花15克茵陈18克 条芩12克僵蚕12克(炒)甘草6克(生)制法上药以水煎透,去滓

  • 当归龙骨丸

    《宣明论方》卷十一:当归龙骨丸药方名称当归龙骨丸处方当归芍药黄连染槐子艾叶(炒)各15克龙骨黄柏各30克茯苓15克木香7.5克制法上药研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主月经不调,经水过多,带下,妊娠

  • 桂附散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桂附散药方名称桂附散处方桂心30克附子30克(去皮、脐,生)白矾60克细辛30克白芷30克五加皮60克桑叶60克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伤折筋骨疼痛。用法用量每度用药9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