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龙角丸

龙角丸

《千金》卷五:龙角丸

药方名称龙角丸

别名五惊丸

处方龙角3铢,牡蛎9铢(一作牡丹),黄芩半两,蚱蝉2枚,牛黄(如小豆)5枚,川大黄9铢。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惊啼,以壮热心烦,眠卧不安,睡中或时搐搦。

用法用量五惊丸(《外台》卷三十五引《崔氏方》。《圣惠》本方用法:用煎金银汤研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龙角丸取东方木气以透肝风,牡蛎以敛肾气,大黄以涤惊痰,黄芩以解风热,牛黄以定胎惊,蚱蝉专止夜啼,为胎热惊啼峻药。

摘录《千金》卷五

幼幼新书》卷十引《婴孺方》:龙角丸

药方名称龙角丸

别名大黄

处方龙角2分,远志2分,牡蛎(煅)2分,大黄2分,黄芩4分。

制法上为末,蜜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五惊及身热。

用法用量大黄丸(《圣惠》卷八十五)。方中龙角《圣惠》作“龙骨”。

成痫者,加牛黄1分。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引《婴孺方》

猜你喜欢

  • 镇心丹

    《鸡峰普济方》卷十一:镇心丹药方名称镇心丹处方熟地黄远志茯苓柏子仁白术各45克人参菖蒲麦门冬酸枣仁术通百部贝母茯神甘草朱砂天门冬赤石脂心防风桂各30克 枣肉12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

  • 开气散

    药方名称开气散处方枳壳(去瓤,麸炒)2两半,甘草(炙)7钱5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气实,肋间痛,如有物刺。用法用量每服2钱,浓煎,葱白汤下,不拘时候。摘录《鲁府禁方》卷二

  • 补益黄耆浸酒

    药方名称补益黄耆浸酒处方黄耆1两(锉),萆薢1两半(锉),防风1两半(去芦头),牛膝2两(去苗),桂心1两,石斛2两(去根),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干),

  • 干藕节散

    药方名称干藕节散处方干藕节。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坠跌瘀血,积在胸腹,吐血无数者。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2次。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 煎膏药方丹

    药方名称煎膏药方丹处方元参5钱,苦参5钱,黄芩5钱,杏仁5钱,白芷5钱,大黄5钱,金银花5钱,天花粉5钱,连翘5钱,归尾1两,赤芍5钱,丹皮5钱,黄耆5钱。功能主治一切痈疽,恶毒诸疮。用法用量每一料,

  • 浮萍散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八:浮萍散药方名称浮萍散处方浮萍草(阴干)制法为末。功能主治治疮疹入眼,痛楚不可忍。用法用量每服3~6克,用羊子肝半片,入盆子内,以竹杖子刺碎烂,投水半合,绞取肝汁,调药服之,食后

  • 栀附丸

    药方名称栀附丸处方栀子(炒)附子(制)各等分制法上药研末,米糊为丸。功能主治治疝痛攻冲胸胁,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4.5克,茴香、木香汤下。摘录《医级》卷八

  • 木香白术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木香白术散药方名称木香白术散处方诃黎勒(炮.去核)、龙骨、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当归(微炒),各半两;木香、干姜(炮)、白术,各一分。炮制上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治小

  • 大麻子酒

    药方名称大麻子酒处方大麻子1升。制法上为末,清酒3升,渍3宿。功能主治补益。主脚气气上,脚肿,小腹痹;头风。用法用量温服随性;亦可敷用。摘录《外台》卷十九引《张文仲方》

  • 立生酥葵膏

    药方名称立生酥葵膏处方酥1斤,秋葵子1升,白蜜半斤,滑石1两半,瞿麦1两,大豆黄卷2两。制法以清酒1升,细研葵子,入酥、蜜中,微火熬令熔,即下诸药,慢火煎,常令沸如鱼目,约半升,即以新绵滤,贮瓷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