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青云路”。元 张国宾《罗李郎》一折:“赴皇都,凭才艺,仗诗书……则愿你早上青霄路。”【词语青霄路】 汉语大词典:青霄路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三十一年春,取济西田,分曹地也。使藏文仲往,宿于重馆。重馆告曰:‘晋新人得诸侯,必亲其共,不速行,将无及也。’从之,分曹地,自洮以南,东傅于济,尽曹地也。”春秋时鲁僖公三十一
《新唐书.选举志下》:“开元十八年,侍中裴光庭兼吏部尚书,始作循资格,而贤愚一概,必与格合,乃得铨授。”资,原指地位、经历等;格,原指政府制订官员除授或升迁所应依据的法令条例。后以“资格”泛指经历、地
《汉书.卜式传》:“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汉武帝时,河南人卜式因从事畜牧业而致富。时匈奴骚扰边地,卜式便把一半家财捐献出来,以支援平定匈奴的战争。“输财助边”又作“助边输财”,后用指
同“三宿桑下”。清 王锡振《玉蝴蝶.将移永光寺街屋》词:“三宿桑阴,弹指十载京华。”
源见“竹叶舟”。指僧道所为仙舟。明杨慎《点绛唇》词:“难缩壶中地,休寻屏上船。”
宋 范正敏《遯斋闲览.人事》:“余友刘伯时,尝见淮西士人杨勔,自言中年得异疾,每发言应答,腹中辄有小声效之。数年间,其声浸大。有道士见之惊曰:‘此应声虫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读《本草》,遇虫所不应者,
《列子.说符》:“人有亡鈇(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音gǔ,又音jué,本作搰,是掘的意思)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
慕:依恋。 有了妻室,就迷恋妻室。 表示这是人之常情。语出《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儿女英雄传》三三回:“也深愁他天分过高,未免聪明有余,沉着不足,
亦作“捉风捕影”、“捉风捕月”。同“捕风捉影”。《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许人钱,如捉影捕风;骗人财,如探囊取物。”清 钮琇《觚剩续编.律例》:“自风雅之道衰,即愚若胡生,亦必捉风捕月,自诩五言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