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字千金

一字千金

此典指吕不韦召集门客汇编《吕氏春秋》这部书,并贴出告示:如有人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予一千金。后以此典比喻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改。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秦庄襄王时任为秦国相国(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太子秦王政幼年继位,即秦始皇。吕不韦继任相国,称为“仲父”。食邑有蓝田(今陕西蓝田西)十二县、洛阳(今河南洛阳)十万户,及燕国所献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城作为封邑。门下有宾客三千。家僮万人。他命令宾客编著《吕氏春秋》,汇合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有杂家之称。当时,吕不韦就让他的门客把自己所见闻写下来,汇编成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共有二十多万字。认为它全部包含天地万物古今所有之事理,定名叫《吕氏春秋》。把它公布在咸阳(秦都,今陕西咸阳东北)城门边墙上,并悬赏一千金在上面,遍请各国游士宾客有学识之人,声称如果有人能对这部书增加或减少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此典又作“千金字”、“晞价咸阳市”、“吕览千金市”。

【出典】:

史记》卷85《吕不韦列传》2510页:“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全书分“八览”,内有《有始》、《孝行》、《慎大》、《先识》、《审分》、《审应》、《离俗》、《寺君》八卷;“六论”,内有《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以顺》、《士容》六卷;“十二纪”,内有《纪十二月》十二卷。这部书既有儒家学说,又有道、名、法、墨、阴阳各家学说,保存许多先秦旧说和古代史料)。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例句】:

南朝梁·钟荣《诗品》卷上:“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魂,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唐·王维《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咸阳市。”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主谓 一个字值一千金。语本《史记· 吕不韦传》:“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后因以“一字千金”极言文章价值的高贵。南朝梁·钟嵘《诗品》:“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清·翟灏《通俗编·文学》:“王献之帖,扬州一老母,惠臣一餐,无以答其意,臣作一字,令就市��,近观者三,远观者二,未经数日,遂获千金。”△褒义。多用于文学方面。→一字一珠 ↔陈词滥调。 也作“一字值千金”。


【典源】《史记· 吕不韦列传》:“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又《文选·杨修〈答临淄侯笺〉》注引桓谭《新论》:“秦吕不韦请迎高妙,作《吕氏春秋》。汉之淮南王 (刘安),聘天下辩通,以著篇章。书成,皆布之都市,悬置千金,以延示众士,而莫能有变易者。”

【今译】 秦代吕不韦使其众门客合著《吕氏春秋》,集各家学说之大成,共有二十余万字。他让人将书公布在秦都咸阳城门之上,并悬挂千金,宣称能删改一字的予以千金重赏。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诗文精妙,一字不可易,价值极高。

【典形】 吕览千金市、千金字、晞价咸阳市、一字千金、不可刊一字,咸阳市。

【示例】

〔吕览千金市〕 明·徐渭《读问棘堂集拟寄汤君》:“即收吕览千金市,直换咸阳许座城。”

〔千金字〕 唐·王维 《上张令公》:“市阅千金字,朝开五色书。”

〔晞价咸阳市〕 宋·黄庭坚《次韵答邢敦夫》:“不应太玄草,晞价咸阳市。”

〔一字千金〕 唐·崔融《嵩山启母庙碑》:“秦相之一字千金,叙其嘉应。”


【词语一字千金】  成语:一字千金汉语词典:一字千金

猜你喜欢

  •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

    苟:马马虎虎。 意谓君子对于说话措词,一定做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语出《论语.子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春秋》辨物

  • 宿草

    《礼记.檀弓上》:“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唐.孔颖达疏:“宿草,陈根也,草经一年则根陈也。朋友相为哭一期,草根陈乃不哭也。”宿草是指隔年的草,古代坟墓上常生长草,如坟上有宿草,就说明

  • 剑气埋丰

    同“剑埋丰城”。唐刘得仁《书事寄万年厉员外》诗:“凫飞将去叶,剑气尚埋丰。”

  • 经天纬地

    《国语.周语下》:“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本指以天地为法度。后以“经天纬地”谓经营天下,治理国政。《周书.静帝纪》:“藉祖考之休,凭宰辅之力,经天纬地,四海晏如。”南唐张绍《冲佑观

  • 审雨堂

    《太平广记》卷四七四引《穷神秘苑》:“夜阑月出之后,(卢汾)忽闻厅前槐树空中,有语笑之音,并丝竹之韵,……汾以三友俱入(以,与),见数十人各年二十余,立于大屋之中,其额曰‘审雨堂’。……乃醒,即见庭中

  • 快婿才

    《魏书.刘昞传》:北朝.魏博士郭瑀欲为女择婿,声言欲觅一快女婿。弟子刘昞自荐说:“向闻先生欲求快女婿,昞其人也。”瑀因将女配昞。“快婿”即称心的女婿。后多以“快婿才”誉称别人的女婿。清.吴伟业《赠辽左

  • 庾郎食韭

    参见:庾郎贫

  • 屈轶佞则指

    同“屈轶指佞”。唐李咸用《读修睦上人歌篇》诗:“才似烟霞生则媚,直如屈轶佞则指。”

  • 拜井

    源见“忠泉出井”。谓以忠诚感动神灵。唐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拜井开疏勒,鸣桴动密须。”【词语拜井】   汉语大词典:拜井

  • 母啮子痛

    源见“扼臂啮指”。指母子心相感应。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总宪曹贞予先生于汴》:“嗟乎!母啮子痛,世未必皆其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