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门可罗雀”。谓门前冷落,无人造访。宋苏轼《子由生日》诗:“遥知设罗门,独掩悬磬室。”
同“打鸭惊鸳鸯”。明梅鼎祚《昆仑奴》二折:“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则怕打鸭惊鸳,打草惊蛇。”傅尃《避地》诗:“焚琴煮鹤垂垂尽,打鸭惊鸳事事非。”见“打鸭惊鸳鸯”。《孽海花》20回:“纯客道:‘谁在那里~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鹿鸣.序》:“《鹿鸣》,燕群臣嘉宾也。”《诗.小雅.鹿鸣》为古代欢宴嘉宾之歌,后遂用为与客欢宴之典。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
浸( ㄐㄧㄣˋ jìn ):泡在水里。 形容月夜的优美景色。语出元.王实甫《西厢记》四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僧归禅院,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只道金珮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元.无名氏《
源见“槐花黄,举子忙”。指举子应试之事。明单本《蕉帕记.备聘》:“笑他一似半夜里梦见槐花也,早起就要寻思黄袄穿!”【词语槐花】 汉语大词典:槐花
同“禾黍伤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诗:“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词语禾黍离离】 成语:禾黍离离
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蒙年十五六,窃随(姊夫邓)当击贼,但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词语不探虎
元末红巾军起义前民间流传的歌谣之一。至正四年(1344年)、八年(1348年),黄河两次决口,洪水侵入大运河及河北、山东的漕司盐场。河患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也严重影响朝廷的财政收入。元廷征集26万民修河
同“歌骊驹”。周恩来《送蓬仙兄返里有感》诗之二:“东风催异客,南浦唱《骊歌》。转眼人千里,消魂梦一柯。”
源见“骑曹不记马”。形容不理事务,言不及义。宋苏轼《送李公恕赴阙》诗:“尽坏屏障通内外,仍呼骑曹为马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