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呼渡河

三呼渡河

宗泽不忘恢复事。宗泽(1059-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哲宗元祐进士。靖康元年(1126年)任磁州(今河北磁县)知州。这时金兵已渡过黄河,直逼东京(今河南开封)。宗泽赴任后募集义勇,坚守城池。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灭掉北宋,将宋徽宗赵佶和钦宗赵桓掳至北方。同年,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称帝,是为高宗,高宗南下扬州,命宗泽担任东京留守。宗泽为了完成收复中原大业,招募人才,联络义军,整饬军队,修筑城防,屡败金兵。为了收复失地,一年之中他曾二十多次上书,力请高宗还都汴京,领导人民抗金。都被投降派黄潜善扣压和阻拦,终于忧愤成疾,背生疮疽。部将前去看望,宗泽含泪说:“我因心中忧愤,致成此疾。只要你们能坚持抗金杀敌,我死而无恨。”众将人人感动,哭声不止。表示誓当尽力。众将离去后,他慨然长叹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第二天,阴晦不晴,宗泽没有讲一句有关家事的遗言,只是连呼三声“渡河”离开了人世。后人常用此典比喻爱国忠贞之士报国之志至死不泯的英雄气概。

【出典】:

宋史》卷360《宗泽传》11284、11285页:“泽前后请上还京二十余奏,每为潜善等所抑,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jué决)然曰:‘吾以二帝蒙尘,积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翌日,风雨昼晦。泽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薨。都人号恸。遗表犹赞上还京。”

【例句】:

明·陈瑚《李映碧廷尉遗地图》:“错疑留守魂归夜,风雨声声唤渡河。” 清·蒋泽沄《阅中法和约》:“过河三唤宗留守,拜表千言汉武侯。尽瘁未能回劫运,孤忠谁与挽狂流!” 近现代·柳亚子《追怀亡友赵伯先生烈》其一:“化碧苌弘原抱恨,渡河宗泽漫相猜。”


猜你喜欢

  • 田文有命

    《史记.孟尝君传》:“初,田婴有子四十余人,其贱妾有子名文,文以五月五日生。婴告其母曰:‘勿举也’。其母窃举生之。及长,其母因兄弟而见其子文于田婴。田婴怒其母曰:‘吾令若去此子,而敢生之,何也?’文顿

  • 梁生庑

    源见“梁鸿赁庑”。指贤士居贫之处。李详《同门夏露如来馆盐城以苏韵见赠率尔奉和》:“蓼虫食蓼甘辛苦,吴门漫托梁生庑。”

  • 百兽率舞

    《书.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孔传:“石,磬也,磬音之清者。拊亦击也。举清者和,则其余皆从矣。乐感百兽使相率而舞,则神人和可知。”谓音乐和谐之声感

  • 三年翼自高

    源见“一鸣惊人”。比喻有才华的人施展才华,定能业绩惊人。宋杨亿《清风十韵》:“五斗酲初析,三年翼自高。”

  • 乘槎天汉

    同“乘槎河汉”。唐徐彦伯《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皆言侍跸横汾宴,暂拟乘槎天汉游。”

  • 雾豹怀文

    源见“南山雾豹”。喻隐者怀才自爱。宋黄庭坚《次韵子瞻送李豸》:“愿为雾豹怀文隐,莫爱风蝉蜕骨仙。”

  • 采薇翁

    源见“采薇”。借指隐居老人。宋苏轼《自普照游二庵》诗:“作诗寄谢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 飨爰居

    源见“鲁禽情”。喻高士不耐世俗烦嚣。南朝 梁江淹《嵇中散言志》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 大谷梨

    《文选》卷十六晋.潘安仁(岳)《闲居赋》:“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裨之柿。”唐.李善注引《广志》:“洛阳北芒山有张公夏梨,甚甘,海内唯有一树。”“梁国侯家有乌椑,甚美,世罕得之。”据说,洛阳北芒山有张公

  • 卿士月

    同“卿月”。宋范仲淹《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诗:“名品久参卿士月,部封全属斗牛星。”【词语卿士月】   汉语大词典:卿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