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尺法

三尺法

古代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之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此典指有人问杜周:您判案不遵循三尺竹简上书写之法律吗?后以此典比喻法律、法令。 杜周,杜衍(今河南南阳西南)人。为人少言,慎重多虑而决断迟缓,表面宽松而内心却深刻入骨。汉武帝时,杜周任廷尉(掌刑狱,九卿之一),他的治理大多仿效张汤而又善于窥察皇帝之意图。皇帝想要排除的,杜周就顺势陷害他;皇帝想要宽恕的,杜周就让他久囚待审,并暗中察访,显露他的冤情。门客中有人责备杜周说:“您为天子公平判决案件,不遵循三尺竹简上书写之法律,而是专门依照君主之意向处理案件。司法官员本来是这样吗?”杜周说:“三尺竹简上书写之法律是怎样产生呢?从前是君主认为正确才制定成法律,后来是君主认为正确才记录成为法令,适合当时情况就是正确的,何必运用过去之法律呢?”

【出典】:

史记》卷122《酷吏列传·杜周》3153页:“周为廷尉,其治大放(通“仿”)张汤(汉武帝时曾任廷尉)而善候伺(侦察;窥探)。上所欲挤(排除)者,因而陷(陷害)之;上所欲释者,久系待问,而微(伺察)见(xiàn通“现”)(暗中察访使之显露)其冤状。客有让周曰:‘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君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周曰:‘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撰述)为律,后主所是疏(shù树,分条陈述)为令,当(dàng荡,适合)时为是,何古之法乎!’”

【例句】: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循吏·李素立》:“擢监察御史。民犯法不及死,高祖欲杀之,素立谏曰:‘三尺法,天下所共,有一动摇,则人无以措手足。’”


【词语三尺法】   汉语词典:三尺法

猜你喜欢

  • 晚食当肉

    《战国策.齐策四》:“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战国时,齐人颜斶隐居不仕。他曾建议齐宣王应礼贤下士,受到赏识。齐宣王欲拜颜斶为师,并许以富贵。这样,便可以得到肉食,出门也可以乘车。颜斶对此婉

  • 觚不觚

    《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朱熹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后因以“觚不觚”比喻事物名实不符

  • 藏山夜半失

    同“藏舟去壑”。宋黄庭坚《次韵师厚病间》:“藏山夜半失,鸟合归星散。”

  • 画鹿车

    同“画鹿?”。宋梅尧臣《送周谏议知襄阳》诗:“里儿尚唱《铜鞮曲》,耆旧争随画鹿车。”【词语画鹿车】   汉语大词典:画鹿车

  • 怒如调饥

    《诗.周南.汝墳》:“未见君子,惄如调饥。”怒( ㄋㄧˋ nì 匿):忧思伤痛的意思。调:朝,早晨。谓忧思想念之切如同早晨腹饥思食一样。

  • 竹林宴赏

    源见“竹林七贤”。泛指放任不羁的欢聚宴饮和游乐。宋无名氏《沁园春.自寿》词:“看槐国功名,有如戏剧;竹林宴赏,便似神仙。”

  • 闻鸡舞

    同“闻鸡起舞”。宋辛弃疾《菩萨蛮》词:“功名君自许,少日闻鸡舞。”【词语闻鸡舞】   汉语大词典:闻鸡舞

  • 鱼服困

    源见“白龙鱼服”。指贵从贱游而得祸。清赵翼《淮阴钓台》诗:“与哙伍怜鱼服困,假齐王伏狗烹灾。”

  • 一顾倾城

    源见“倾城倾国”。形容美女的眼波,亦以喻女子的美貌。汉张衡《西京赋》:“眳藐流眄,一顾倾城。”明冯惟敏《赠妓刘一儿》曲:“一顾倾城,一笑天然秀。”《儿女英雄传》二七回:“那怕丈夫千金买笑,自料断不及我

  • 剑合延平

    同“剑合延津”。元郭钰《和答彭中和》:“舟回剡曲缘何事,剑合延平在几时?”【词语剑合延平】   汉语大词典:剑合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