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三鼓夺关

三鼓夺关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第八:“宋狄青宣抚广西时,智高守昆仑关。青至宾州,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宴饮彻晓,次夜二鼓时,青忽疾,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元规,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至晓,客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是夜三鼓,青已夺昆仑关矣。’”

宋朝时狄青上元之夜大张灯烛,夜宴诸将校,是为了麻痹敌军。乘深夜之时,出兵奇袭,夺得昆仑关。后因用为出奇制胜的典故。

幼学琼林》卷一“岁时”:“五月孤军渡泸水,蜀丞相何等忠勤;上元三鼓夺昆仑,狄更多妙算。”


猜你喜欢

  • 窃时肆暴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三戒.序》(卷一九):“吾恒恶世之人,不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dài及)于祸。”原文记述了一个寓言故事,说永州地方有一人家禁止打

  • 焚山

    汉.刘向《新序》卷七《节士》载:春秋时晋国的贵族介子推,是跟随晋文公流亡国外的功臣之一。文公返国后赏赐群臣,没有赏到他。介子推不愿乞求封赏,便携老母隐居于绵山。“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独居。含

  • 朱云请剑

    源见“朱云折槛”。指直臣请求诛杀权奸。清袁枚《周孝侯斩蛟台》诗:“可惜朱云请剑迟,佞臣不与蛟同斩。”

  • 染竹成斑

    源见“湘妃竹”。指斑竹。唐宋之问《晚泊湘江》诗:“唯馀望乡泪,更染竹成斑。”

  • 璇星

    《太平御览》卷九六六引《春秋运斗枢》:“琁星散为橘。”琁,同“璇”。后因以“璇星”指橘。清周亮工《橘》诗:“于野璇星大,过淮枳树新。”【词语璇星】   汉语大词典:璇星

  • 震象

    《易.说卦》:“震为雷,为龙,为玄黄……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后以“震象”喻指骏马。南朝梁元帝《答齐国?马书》:“河精曜采,似伏波之铸铜;震象飞文,笑东瀛之刻玉。”亦因“震为龙”

  • 王粲楼

    源见“王粲登楼”。泛指诗人登临抒怀之处。唐张九龄《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自守陈蕃榻,尝登王粲楼。”

  • 九二

    《易.乾》:“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孔颖达疏:“此以人事言之,用龙德在田似圣人已出在世,道德恩施能普遍也。”“九二”本为《易》卦爻位名。九,谓阳爻;二,第二爻,

  • 性犹杞柳

    战国时告子论性,谓性无善恶之别,如杞柳一样,全由后天培养。《孟子.告子上》:“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杞柳:树木名,可作杯盘。桮:同“杯’。杯棬( ㄑㄩㄢ

  • 夺纛而舞

    岳飞抗金事。纛(dào到):古代军中大旗。岳飞20岁从军,参加征辽之役,后到宗泽部下,深得器重。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四月,金兵虏去徽、钦二帝,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于五月即位于南京(今河南商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