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名一钱

不名一钱

名:原指给铜钱铸上“邓氏钱”名义,后转为占有之意。此典指邓通最后没有一文铸有姓氏之“邓氏钱”,即不占有一文钱,贫穷到极点。后以此典比喻穷到一文钱也没有。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去世,太子刘启继位为汉景帝,就把邓通免官,在家闲住。过不多久,有人告发邓通偷出境外铸钱,汉景帝把邓通交给法官审问,确有这种情况,遂定案,把邓通家财产业全部没收,还欠债数亿万。长(zhǎng掌)公主(汉文帝长女刘嫖,为汉景帝姐,封馆陶公主)赏赐邓通一些东西,官吏就随即没收那些东西,一只簪(zān糌,古人用来插定发髻之条状物,用金、玉、骨等制成)也不准随身。于是长公主又派人给予衣食。邓通最终没有一文“邓氏钱”,寄住并死在别人家里。

【出典】:

史记》卷125《佞幸列传·邓通》3193页:“及文帝崩(bèng绷,古代称皇帝死为崩,借“山陵崩”作比喻),景帝(刘启,继汉文帝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改田赋十五分之一为三十分之一。进行“削藩”,平定吴、楚等七国之乱后,把诸侯王任免官吏之权力收归朝廷,进一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有人告邓通盗出徼(jiào轿,边界)外铸钱。下吏验问(审问),颇有之,遂竟案(结案),尽没入邓通家,尚负责(zhài债,通“债”)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zhé哲,就)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zhuó酌,穿戴)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给予)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例句】:

汉·王充《论衡·骨相》:“〔邓〕通有盗钱之罪,景帝考验,通亡,寄死人家,不名一钱。” 明·吴应箕《忠烈杨涟传》:“莅虞一年,不名一钱。”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臣患病乞归,不名一钱,以授徒终于家。” 鲁迅《〈呐喊〉自序》:“《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不名一钱的三个人。”


述宾 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语本《史记·佞幸列传》:“(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鲁迅《呐喊自序》:“《新生》的出版之期接近了,但最先就隐去了若干担当文字的人,接着又逃走了资本,结果只剩下~的三个人。”△用于描写贫困缺钱。↔腰缠万贯。 也作“一钱不名”、“不名一文”、“一文不名”。


【词语不名一钱】  成语:不名一钱汉语词典:不名一钱

猜你喜欢

  • 东华软尘

    宋苏轼《次韵蒋颖叔钱穆父从驾景灵宫》诗之一:“归来病鹤记城闉,旧踏松枝雨露新。半白不羞垂领发,软红犹恋属车尘。雨收九陌丰登后,日丽三元下降辰。粗识君王为民意,不才何以助精禋?”自注:“前辈戏语,有西湖

  • 含垢纳污

    同“纳污藏疾”。宋苏轼《辩试馆职策问札子》之二:“及事神宗,蒙召访问,退而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并列 包容污垢,宽容污秽。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

  • 反璧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六年,“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

  • 周颙韭

    源见“周妻何肉”。指韭菜。唐李商隐《题李上谟壁》诗:“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

  • 丁丁

    象声词。《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毛传:“丁丁,伐木声也。”后也用以形容雨声、乐器声、下棋声等。唐代元稹《景申秋》诗:“丁丁窗雨繁。”唐代许浑《听琵琶》诗:“紫檀红拨响丁丁。”宋代王禹偁《黄州

  • 伯乐识马

    参见:伯乐相马

  • 职思其居

    职:常。居:指担任的职位。 谓考虑自己的本职工作。语出《诗.唐风.蟋蟀》:“无已大康,职思其居。”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十一》:“朝野上下,莫不玩细娱而苟近安,安其危而利其灾。‘职思其居’者,容有之

  • 斗酒彘肩

    参见“鸿门彘肩”。【典源】《史记·项羽本纪》:“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 孟宗哭竹

    同“孟宗泣笋”。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训里脱出。”【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六三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孟宗字恭武,至

  • 何逊滴阶

    参见:何逊空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