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丙魏

丙魏

丙吉、魏相二人的合称。丙吉、魏相先后担任汉宣帝的丞相,以能识大体,为政宽平名重于世。丙吉、魏相二人相友善,被人称为贤相。《汉书·魏相丙吉传·赞》曰:“古代经书称国君为‘元首’(即“头”,喻君王),称大臣为‘股肱’(即“手臂和大腿”,喻帝王左右辅助得力的臣子)。二者很明显是一个整体,相辅相成的。因此君臣相配合是自古至今天经地义的常理。看一看汉朝的丞相,高祖开基创业时,萧何、曹参的名位在众臣之上;在汉宣帝复兴时,丙吉、魏相又名重一时。在那时对官员的贬退和晋升都有固定的法度和程序,各级官吏都能进行公正的治理,多数高级官员都能胜任自己的职位,天下人都推崇盛行礼貌和谦让的社会风尚。看一看那时,因皇帝圣明,臣子贤德而使社会安定的史实,难道是虚夸的吗?”

【出典】:

汉书》卷74《魏相丙吉传·赞》:3150、3151页:“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例句】:

唐·斐度《奉酬中书相公至日圆丘摄事合于中书后阁宿斋》:“运偶唐虞盛,情同丙魏深。” 宋·宋祁《将到都先献枢密太尉相公》:“今日献谋须丙魏,他年宾客但邹枚。” 清·高其倬《蓟州新城》:“且复命丙魏,不啻求韩彭。”


【词语丙魏】   汉语词典:丙魏

猜你喜欢

  • 鹏鷃喻

    源见“鲲鹏展翅”、“榆枋之见”。借指庄子逍遥的思想。唐李群玉《送人隐居》诗:“鹏鷃喻中消日月,《沧浪歌》里放心神。”

  • 炊砂作饭

    见“炊沙作饭”。【词语炊砂作饭】  成语:炊砂作饭汉语大词典:炊砂作饭

  • 弊绝清风

    宋.周敦颐《拙赋》:“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风清弊绝。”指贪污舞弊等各种弊端绝迹,社会风气良好。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三回:“单立出这些名目来,自以为弊绝风清,中间却不知受了多少蒙

  • 于飞愿

    源见“卜凤”。比喻男女相爱的感情和结为夫妇的愿望。元关汉卿《新水令》套曲:“闲凭着玉肩,双歌采莲,斗抚冰弦。遂却少年心,称了于飞愿。”元 张子益《鹧鸪天.喜秋风》曲:“解佩情,于飞愿,自从别似天远。”

  • 失桂

    源见“郤诜丹桂”。谓科举落第。唐卢纶《送魏广下第归扬州》诗:“独归初失桂,共醉忽停杯。”【词语失桂】   汉语大词典:失桂

  • 钱山邓通

    源见“邓氏铜山”。借指豪富。元 汪元亨《沉醉东风.归田》曲:“快结果钱山邓通,易消磨金谷石崇。想世间百岁人,似石上三生梦。”

  • 章甫西东

    《礼记.儒行》:“孔子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章甫,殷商时的一种帽子。孔子戴章甫冠,又自称东西南北之人,故称“章甫西东”。后用以比喻儒生奔波于路。唐.杜甫《奉寄河南韦尹丈

  • 邹氏律

    《列子.汤问》:“师襄乃抚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弹也!虽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亡以加之。’”晋.张湛注:“北方有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子吹律暖之,而禾黍滋也。”据传说,中国北方有地,气候寒冷,不生

  • 五车富

    同“五车书”。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犹轻五车富,未重一囊贫。”

  • 宋玉东墙

    源见“东墙窥宋”。借指貌美而多情的女子。明王骥德《男王后》二折:“谢圣主恩波浩荡,却将个宋玉东墙,错猜做神女高唐。”偏正 喻指美丽而多情的女子。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称,宋玉东邻有一女,姣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