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传灯录.泉州云台因禅师》:“僧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嗔拳不打笑面。’”后用谓不欺和气善者。亦谓对人和气则可免遭欺辱。《金瓶梅词话》九六回:“他年少这般贫寒,你只顾打他怎的?自古嗔拳不打笑
亦作“异口同音”。大家的说法都相一致。《宋书.庾炳之传》:“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主谓 很多人说出同样的话。形容意见相同。朱苏进、胡建新《康熙帝国》:“众蒙古王爷~地:永远
源见“方朔偷桃”。指神仙中人。唐 顾甄远《惆怅诗》之三:“莫言灵圃步难寻,有心终效偷桃客。”
晋.皇甫谧《高士传》下:“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灵帝末,以中国方乱,乃与其友邴原,涉海依辽东太守,公孙度虚馆礼之。其后,中国少安,人多南归,唯宁不还。黄初中,华歆荐宁。宁知公孙度必乱,乃因征辞还。
指坚守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刘备兵入四川之后,攻打成都。诸葛亮与张飞逆江而上,攻打诸县。到达江州,打败并生擒巴郡太守严颜。张飞呵斥严颜说:“我大军到,你为何不降而胆敢抵抗呢?”严颜回答道:“你们不讲道
比喻做事没人领头就没法进行。语出《金史.斜卯爱实传.附合周》:“(合周)为参知政事,性好作诗,词语鄙俚,人采其语以为戏笑。因自草括粟榜文,有‘雀无翅儿不飞,蛇无头儿不行’等语,以‘而’作‘儿’,掾吏知
源见“拔薤”。表示人民对官吏公正清廉,敢于打击豪强的期望。宋苏轼《遗直坊》诗:“先生但清坐,薤水已多言。”
代称诗僧。 唐耿《与清江上人及诸公宿李八昆季宅》诗: “汤公多外友,洛社自相依。” 参见:○汤休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颜鲁公之在蔡州,再从侄岘家僮银鹿始终随之。”后以“银鹿”代称仆人。明张煌言《仆还》诗:“自是元银鹿,犹胜形影单。”清顾炎武《与王山史手札》:“明早登山,不敢烦起居,得一银鹿指
源见“乘轩鹤”。喻指非分的禄位。宋刘克庄《贺新郎.二鹤》词:“但愿主君高飞去,莫爱乘轩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