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丸鼓

丸鼓

丸鼓:连续投掷铜丸击鼓,形成节拍不同的鼓声。典出自《汉书·史丹传》。史丹字君仲,原是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后迁移到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在汉元帝当太子时,史丹因父亲史高(任汉宣帝朝的大司马车骑将军)的缘故担任中庶子(太子属官),侍奉太子十多年。汉元帝即位后,史丹任驸马都尉侍中(皇帝近臣,掌管副车的高官),元帝外出,史丹在车右陪乘,很得宠。元帝认为史丹是老臣,又是皇家外戚,很亲近信任他,下令让史丹保护太子。这时,元帝的妃子傅昭仪生的定陶共王才华、技艺突出,母子都受到元帝宠爱。而太子却因贪杯好色常有过错,牵连得王皇后也失去宠幸。建昭(前38-前34年)年间,汉元帝得病休养,不亲自过问朝政,只留意于欣赏音乐。有时,他把一面大鼓放在宫殿外的地上,自己站在栏杆后面,连续投掷铜丸去击打鼓面,发出庄严激促的节拍,以此消遣。对于这种特殊的掷丸击鼓法,嫔妃和侍从中,即使是熟悉音乐的人也无法掌握。但是,皇子定陶王却能用此法击鼓,元帝多次称赞定陶王聪明能干。史丹进谏说:“所谓有才干的人,应该是聪明敏锐、勤奋好学的人,他能够熟悉历史,认识现在。皇太子就是这样的人。如认为才干就表现在弹琴击鼓上,那么乐师陈惠、李微远比匡衡丞相高明,可以让他俩代替匡衡去治理国家了。”元帝听后笑了笑,没有说话。后以“丸鼓”为典,咏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情状。

【出典】:

汉书》卷82《史丹传》3375、3376页:“史丹字君仲,鲁国人也,徙杜陵。”“宣帝疾病,拜(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帝崩,太子袭尊号,是为孝元帝。”“自元帝为太子时,丹以父高任为中庶子,侍从十余年。元帝即位,为驸马都尉侍中,出常骖乘,甚有宠。上以丹旧臣,皇考外属,亲信之,诏丹护太子家。是时,傅昭仪子定陶共王有材艺,子母俱爱幸,而太子颇有酒色之失,母王皇后无宠。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pí皮,古代军用鼓)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tuí颓,坠落、降下)铜丸以擿(zhì志,通“掷”,投掷)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而定陶王亦能之,上数称其材。丹进曰:‘凡所谓材者,敏而好学,温故知新,皇太子是也。若乃器人于丝竹鼓鼙之间,则是陈惠、李微高于匡衡,可相国也。’于是上嘿(mò莫,通“默”)然而笑。”

【例句】:

唐·柳宗元《感遇二首》之一:“徒嗟日沉缅,丸鼓骛奇音。”


【词语丸鼓】   汉语词典:丸鼓

猜你喜欢

  • 越瘦吴肥

    同“越瘦秦肥”。《金瓶梅词话》七十回:“图求谋,多只为一身之计;纵奸贪,那里管越瘦吴肥。”见“越瘦秦肥”。《金瓶梅词话》70回:“图求谋,多只为一身之计;纵奸贪,那里管~。”【词语越瘦吴肥】  成语:

  • 吉光片羽

    《海内十洲记.凤麟洲》:“吉光毛裘,黄色,盖神马之类也。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燋。”“吉光片羽”,谓神兽吉光身上的一片毛。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明王世贞《题三吴楷法十册》之五:“此本乃故人子售予,为直十

  • 登春台

    《老子》:“来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后以“登春台”比喻盛世和乐气象。晋潘岳《秋兴赋》:“仰群俊之逸轨兮,攀云汉以游骋。登春台之熙熙兮,珥金貂之炯炯。”【词语登春台】   汉语大词典:登春台

  • 扬清抑浊

    同“激浊扬清”。《梁书.武帝纪上》:“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见“扬清激浊”。《梁书·武帝纪上》:“公~,官方有序,多士聿兴,《棫朴》流咏,是用锡公纳陛以登。”【词语扬清抑浊】  成语:扬清

  • 三语

    源见“三语掾”。指“将无同”三字。后以指应对隽语。唐白居易《李?可京兆府户曹制》:“宜乎以三语自试,以一同自效。”宋苏轼《次韵道潜留别》:“异同更莫疑三语,物我终当付八还。”【词语三语】   汉语大词

  • 谢池梦

    同“谢池梦草”。清王士禄《水龙吟.羁所自寿》词:“况狄云望杳,谢池梦断,肱虽曲,谁能睡?”

  • 枯木朽株

    汉.邹阳《自狱中上梁孝王自明书》:“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壁,以阁投入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蟠木根柢,轮囷离诡,而为万乘器者。何则?以左右先为之容也。故无因而至前,虽出随侯之珠,夜

  • 天地为棺

    《庄子.列御寇》:“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此指厚葬之事)?’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

  • 玉成

    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意谓助之使成。后为成全之意。《水浒传》四回:“一应所用,弟子自当准备,烦望长老玉成。”【词语玉成】   汉语大词典:玉成

  • 金梭折齿

    源见“投梭折齿”。指调戏妇女遭拒被惩。俞锷《呓词示遐九》诗之六:“谁遣秦娥下凤台,风流肯负玉箫才。众中却悔猖狓甚,险被金梭折齿来。”【词语金梭折齿】   汉语大词典:金梭折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