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尊者讳

为尊者讳

原指封建社会史家记载历史的一种笔法,即在涉及统治者的一些丑恶行径时有意加以隐瞒。今则泛指不敢揭发掌权者所干的坏事。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其子公子般即位。鲁庄公庶兄公子庆父随即杀掉了公子般,而拥立庄公幼子公子启方即位,是为闵公,庆父也就因此把持了鲁国政权。为了了解鲁国政局内幕,公元前661年,中原霸主齐桓公派齐大夫仲孙湫使鲁。仲孙归国后,向齐桓公提出了“不去庆父,鲁难未已”的看法,从而为齐国制定对鲁政策提供了依据。对于仲孙湫出使鲁国这一史实,鲁史《春秋》记为:“冬,齐仲孙来。”对此,《春秋公羊传》解释说,齐仲孙为何来鲁?因为他是为庆父弑君而来。既然如此,却何以只书齐使来而不书其他,则是因为他是外国使臣。为什么只书外国使臣,是因为按照《春秋》笔法,要为有权位的人、为长辈亲属、有道德和才能的人隐瞒他们不光彩的历史。

【出典】:

《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冬,齐仲孙来。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例句】:

唐·杨士勋《春秋谷梁传·成公九年》疏:“释曰:‘《春秋》讳有四事,一曰为尊者讳耻,二曰为鲁讳败,三曰为贤者讳过,四曰为同姓讳疾。’”


【词语为尊者讳】  成语:为尊者讳

猜你喜欢

  • 橘中戏

    唐牛僧孺《玄怪录.巴邛人》载:传说古时有一巴邛人家橘园,霜后两橘大如三斗盎。剖开,有二老叟相对象戏,谈笑自若。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阿母疗髓凝酒四钟,阿母女态盈娘子跻虚龙缟袜八緉。”一叟曰

  • 风向草偃

    见“风行草偃”。晋·葛洪《抱朴子·审举》:“引用驽庸,以为党援,而望~,庶事之康,何异悬瓦砾而责夜光,弦不调而索清音哉。”【词语风向草偃】  成语:风向草偃汉语大词典:风向草偃

  • 舜南风

    同“南风”。宋黄庭坚《放言》诗之九:“想知舜《南风》,正尔可人情。”

  • 扫愁帚

    南唐李煜《中酒》诗:“莫言滋味恶,一帚扫闲愁。”后因以“扫愁帚”戏称酒。宋苏轼《洞庭春色》诗:“今年洞庭春(酒名),玉色疑非酒……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元乔吉《金钱记》三折

  • 斩画工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元帝(汉元帝刘奭)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音yān zhī,汉

  • 鸡犬识新丰

    《西京杂记》卷二载:汉高祖刘邦都长安,从故乡丰县把他父亲接到皇宫里养老,其父离开故里凄然不乐。刘邦乃在长安东按故乡样式建造一个新丰县,徙诸故人于此,放鸡犬于大道,各能自识其家。其父乃乐,日与故人饮酒欢

  • 倒屦迎门

    同“倒屣迎宾”。唐孟简《咏欧阳行周事》:“詹生喜言旋,倒屦走迎门。”

  • 王春

    《公羊传.隐公元年》:“元年春,壬正月……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后因以“王春”指夏历新春。唐杜甫《暮春送马大卿赴阙》诗:“卿月升金掌,王春度玉墀。”【词语王春】   汉语大词典:王春

  • 七步成文

    同“七步成诗”。唐员半千《陈情表》:“若使臣七步成文,一定无改,臣不愧子建;若使臣飞书走檄,援笔立成,臣不愧枚皋。”

  • 骥尾附

    同“附骥尾”。清唐孙华《有感明季党事二十二韵》:“声名骥尾附,假窃虎皮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