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为虎作伥

为虎作伥

太平广记》卷四三〇引唐裴铏《传奇.马拯》载:传说被虎吃掉的人,死后成为伥鬼,虎行求食,则为虎前导清道。后因以“为虎作伥”比喻做恶人的帮凶。孙中山《革命原起》:“适于其时,有保皇党发生,为虎作伥,其反对革命,反对共和,比之清廷为尤甚。”邹韬奋《我们的灯塔》:“我们因谈起民族解放的重要,连带想到阻挡这个解放斗争的帝国主义。但同时不要忘却为虎作伥的封建残余的势力。”


偏正 替老虎作伥鬼。比喻给坏人当帮凶。语本唐·裴铏《传奇·马拯》:“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为,不读作wéi。伥,不读作chàng。△贬义。多用于描写充当坏人爪牙,帮助坏人作恶。 →助纣为虐 ↔除暴安良


“为 ( wèi) 虎作伥 ( chānɡ) ”比喻助纣为虐、做恶人的帮凶之意。

“伥”是什么意思呢?

《正字通·人部》记载说,传说人被老虎吃掉后,其魂变为鬼,谓之 “虎伥”,简言之曰 “伥”。“伥”为虎所役,虎行食人,“伥”必与俱,以为先导,故 “为虎作伥”义即帮凶。

清·纪昀有个说法: “伥”被虎役,必得帮虎吃掉另一个人后,才可能转生投胎做人。所以 “伥”为虎之前导去捕人,大概是想诱人自代,而实际是想引人捕虎以 “报冤也”( 详 《阅微草堂笔记》) 。此说与 “伥”为 “帮凶”义迥别。由此可见,人之思维角度不同,所得结论别于天壤。


【词语为虎作伥】  成语:为虎作伥汉语词典:为虎作伥

猜你喜欢

  • 一夫

    1 ① 指一个人。《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左传.僖公十五年》:“一夫不可狃,况国乎!”唐代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词语一夫】   汉语大词

  • 仙令凫

    同“仙令双凫”。清袁枚《送用庵归毗陵》诗:“赫赫宫傅驾,双双仙令凫。”

  • 黄台瓜蔓

    源见“抱蔓摘瓜”。谓被芟除、杀害。清钱谦益《王奉尝烟客七十寿序》:“君父无金玦衣厖之嫌,储贰无黄台瓜蔓之恐。”【词语黄台瓜蔓】  成语:黄台瓜蔓汉语大词典:黄台瓜蔓

  •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今朝( ㄓㄠ zhāo ):今天。 今天有酒,今天且喝它大醉,明天的忧愁,等明天再说。 意谓只管目前享乐,不管其他。语出唐.罗隐《自遣》:“得意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

  • 蟠根错节

    犹盘根错节。树木根节盘绕交错。比喻事情繁难复杂。清 黄宗羲《赠编修弁玉吴君墓志铭》:“然君以为章句细微,无关重轻,所贵乎学者,必当为世所倚仗,蟠根错节,取定俄顷。”参见“盘根错节”。见“盘根错节”。清

  • 泥涂龟曳尾

    同“泥涂曳尾”。宋杨亿《偶作》诗:“只羡泥涂龟曳尾,翻嫌雾雨豹成章。”

  • 山涛鉴

    同“山公藻鉴”。唐杜甫《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兼寄韶州》诗:“明白山涛鉴,嫌疑陆贾装。”

  • 五言城

    源见“五言长城”。谓五言佳作。宋赵蕃《送刘伯瑞》诗之一:“长怀远斋老,赠我五言城。”【词语五言城】   汉语大词典:五言城

  • 裙带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三:“蔡卞之妻王夫人,颇知书,能诗词。蔡每有国事,先谋之于床笫,然后宣之于庙堂……蔡拜右相,家宴张乐。伶人扬言曰:‘右丞今日大拜,都是夫人裙带。’讥其官职自妻而致。中外传以为笑。”

  • 凤凰于飞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翙翙其羽(翙,音huì,鸟飞行时翅羽搧动所发出的声音)。”又《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懿氏卜妻敬促,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凰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