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二十四考中书

二十四考中书

考,考察。唐制,每年都要对各级官吏进行一次考绩。郭子仪在中书令任上长达二十四年,主持官吏考绩二十四次。后人遂以此词来称呼爵高权重、在位日久的大官。郭子仪事迹见“料敌如神”条。

【出典】:

新唐书》卷137《郭子仪传》4609页:“子仪岁入官俸无虑二十四万缗(mín岷)。宅居亲仁里四分之一,中通永巷,家人三千相出入,不知其居。前后赐良田、美器、名园、甲馆不胜纪。代宗不名,呼为大臣。以身为天下安危者二十年,校中书令考二十四。”

【例句】:

北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李义山谓温庭筠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曰:‘何不曰:近同郭令公二十考中书’”。


猜你喜欢

  • 千年调

    唐.王梵志《富者办棺木》诗:“有钱但着用,莫作千年调。”又《世无百年人》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事又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十一。千年调,出王梵志诗,后用比喻世人作长久

  • 一经之训

    指留给子孙财宝,不如传以一经。《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籝(

  • 九流十家

    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汉代刘歆《七略》中的《诸子略》,曾把先秦和汉初诸子思想分为十家,并分别指出其思想渊源。所谓十家,即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此十家

  • 悠悠苍天

    悠悠:遥远。苍天:青天。 意谓高高在上的老天爷。 常用作人们悲愤呼天之语。语出《诗.王风.黍离》:“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同书《唐风.鸨羽》:“悠悠苍天,曷其有所?”《梁书.敬帝纪.论》:“太宗聪

  • 赏奇析疑

    欣赏奇文,共析疑难。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并列 欣赏奇文并析其疑义。语本晋·陶潜《移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柳亚子《〈胡寄尘诗〉序》:“海内贤达,不非吾说,相与激清扬

  • 温故而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语出《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汉书.成帝纪》:“

  • 误随车

    唐.韩愈《嘲少年》:“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宋.秦观《望海潮》:“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误随车”意指少年子弟信马闲游,漫无目的,不觉误随别人的车子而行。后

  • 一索得男

    《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王弼注:“索,求也。以乾坤为父母而求其子也。”后因以“一索得男”谓初生得子。偏正 指初生得子。语本《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宋·王迈:

  • 赤符

    同“赤伏符”。唐刘希夷《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宋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词语赤符】   汉语大词典:赤符

  • 渑池之功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奏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