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门高大
同“于公高门”。元 蒲道元《人月圆.赵君锡再得难》曲:“灵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须记,于门高大,车马煌煌。”
同“于公高门”。元 蒲道元《人月圆.赵君锡再得难》曲:“灵椿未老,丹桂先芳。他年须记,于门高大,车马煌煌。”
源见“羿射九日”。形容日烈天旱。清薛时雨《苦热行示王小初太守》:“十日并出天地焦,后羿一射骄阳消。”傅尃《春雨谣》之五:“尧时十日出,草木尽枯焦。”
极言时光的宝贵。宋代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鞦韆院落夜沉沉。”元代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玉箫吹彻碧桃花,端的是一刻千金价。”主谓 古以一昼夜为一百刻。比喻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庾亮)在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楼理咏(练习歌唱吟诵),音调始遒(遒,强劲,此指高昂有力),闻函道(楼之通道)中有屐声甚厉,定(判断)是庾公,
源见“操刀伤锦”。指学问、经验或技艺尚未成熟的人。《北史.薛琡传》:“锦縠虽轻,不委之以学割;瑚琏任重,岂寄之以弱力?”【词语学割】 汉语大词典:学割
汉刘向《说苑.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后遂以“向隅”表示孤独失意或得不到机遇而失望。南朝 梁徐悱《赠内》诗:“岂忘离忧者,向隅心独伤。”唐陈子昂《为义兴公
源见“瓮里醯鸡”。比喻狭小天地。元张宇《闲述》诗:“何如剖破醯鸡瓮,看取人间大有天。”【词语醯鸡瓮】 汉语大词典:醯鸡瓮
源见“黄粱梦”。比喻进入梦乡。叶圣陶《穷愁》:“谓曰:‘请母安眠也。’母唯唯应,其音模糊,亡(无)何而邯郸重步矣。”主谓 比喻进入梦境。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邯郸客店中遇道士吕翁,目昏思睡,吕翁
原指孔子对于进退去留,没有成见,该怎样就怎样。后泛指对事依违两可,没有主见。孔子在提到古代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等人时评论说,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可以说得上是不动摇自己的信念,
源见“燕市悲歌”。指刺秦王的壮士荆轲。唐骆宾王《咏怀古意上裴侍郎》诗:“徒歌易水客,空老渭川人。”
同“孟母断机”。唐李瀚《蒙求》:“陵母伏剑,轲亲断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