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人弃我取

人弃我取

此典指白圭(Guī规)采用他人抛弃不要之滞销货物,我以廉价收买进来,待机获利的生财之道。后以此典比喻兴趣、见解不同于他人。白圭,战国时周(周考王分封弟揭小诸侯国,都河南〔今河南洛阳西〕)人。他提出贸易致富之理论,认为经商必须掌握时机,运用智谋,白圭却喜欢观察市场行情和年成丰歉之变化,所以他采用的是他人抛弃不要之滞销货物,我用低价收买进来;他人抢购之货物,我以高价卖给他的经商致富之道。如丰收年景时,白圭买进粮食,卖出丝漆;当蚕茧结成之时,他买进绢帛绵絮,就售出粮食。白圭能做到不讲究吃喝,摒弃嗜欲,节省穿戴,与劳动佣仆同甘共苦,抓紧发财之时机就像猛兽凶鸟捉取食物时那样迅速敏捷。所以白圭说:“我干经商发财致富之事,就像伊尹(名伊,尹是官名,商初大臣,佐商汤灭夏桀)、吕尚(姜姓,吕氏,名望,一说字子牙,又称姜太公。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亡商纣)筹划谋略,孙子(孙武,字长卿,齐国人,曾任吴将破楚,是春秋末军事家)、吴起(卫国左氏人,曾官楚令尹使楚国富强)用兵打仗,商鞅(公孙氏,名鞅,卫国人,也称卫鞅。为秦国大良造〔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强,以功封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因称商鞅)推行法令那样。因此,一个人智不能通权达变,勇不能做出决断,仁不能正确取舍,强不能有所坚守,虽然想学习我的经商发财之术,我终究不会教给他的。”因而天下人谈经商发财致富之道都效法白圭。

【出典】: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白圭》3258、3259页:“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弃我取,人取我与(yǔ羽,给。此指卖给)。夫岁孰(通“熟”)取谷(指谷粮上市),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粮食)。”“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趋时若猛兽挚(zhì治,通“鸷”,凶猛)鸟之发。故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盖天下言治生祖(效法)白圭。”

【例句】:

宋·陈亮《孙天诚墓志铭》:“夫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而善致富者则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清·李汝珍《镜花缘》45回:“他如满部胡须,抑或络腮,我倒喜的。少年男妖道:‘这都为何?’二妖道:‘这叫作人弃我取。’” 茅盾《某镇》:“但不知此种玉米是用手工剥掉的呢,还是用牙齿去咬的?——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人弃我取,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吧。”


并列 ①别人不要,我买过来。《史记·货殖列传》:“李克务尽地力,而白圭乐观时变,故~,人取我与。”△多用于经营买卖。↔人取我与。 ②自己的志向、见解与他人不同。茅盾《某镇》:“但不知此种玉米是用手工剥掉的呢,还是用牙齿去咬的?——想到我们中国人最善于~,那么大概齿咬是更近于实际罢。”△多用于描写志趣爱好。→人涉卬否 人各有志


【词语人弃我取】  成语:人弃我取汉语词典:人弃我取

猜你喜欢

  • 瓶居

    汉扬雄《酒箴》:“观瓶之居,居井之眉,处高临深,动常近危。”汲水瓶常处井边,极易破碎。后以“瓶居”比喻危险的处境。宋苏轼《和陶东方有一士》:“瓶居本近危,甑坠知不完。”【词语瓶居】   汉语大词典:瓶

  • 兔角

    同“龟毛兔角”。前蜀贯休《闻赤松舒道士下世》诗:“玄关评兔角,玉器琢鸡冠。”【词语兔角】   汉语大词典:兔角

  • 啖饭

    只会吃饭。《隋书.贺若弼传》:“文帝曰:‘我以杨素、高颎( ㄐㄩㄥˇ jiǒng 窘)为宰相,汝每昌言,此二人惟堪啖饭,何耶?’”昌言:直说。后人用“啖饭”来骂人的无用。【词语啖饭】   汉语大词

  • 扫眉才子

    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万里桥(在今四川华阳县南。据《名胜志》说,三国时蜀费祎聘于吴,诸葛亮为他送行,叹曰“万里之行,始于今日”,故名。)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

  • 何子食钱万

    同“何曾食万钱”。宋邓肃《洪还和来再次韵又述》:“纵无何子食钱万,未到潘郎雪鬓双。”

  • 誓清

    同“誓江”。宋文天祥《集杜诗.〈福安宰相〉序》:“杨守为余言:欲得海船数百艘,当约许帅 文德拥兵勤王,慨然有誓清之志。”【词语誓清】   汉语大词典:誓清

  • 唱双鬟

    源见“双鬟”。指《羽林郎》描写胡姬的诗句。清杨深秀《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之十九:“千古艳称红袖拂,争如绝句唱双鬟。”

  • 河梁

    源见“河梁别”。指生死离别之地。唐唐彦谦《春残》诗:“落花如便去,楼上即河梁。”【词语河梁】   汉语大词典:河梁

  • 秦山望海

    《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七年)过丹阳,至钱塘,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秦山即会稽山,会稽山上有夏禹穴及庙,秦始皇祭大禹,登临此山,立石刻

  • 生人涂炭

    见“生灵涂炭”。北周·庾信《伤心赋》:“在昔金陵,天下丧乱,王室板荡,~。”【词语生人涂炭】  成语:生人涂炭汉语大词典:生人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