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从龙

从龙

源见“风从虎,云从龙”。谓随从帝王或领袖创业。后唐卢殷《欲销云》诗:“欲隐从龙质,仍余触石文。”清戴易《钓台》诗:“当时赖有从龙彦,却使幽人享太平。”


【词语从龙】   汉语词典:从龙

猜你喜欢

  • 边韶腹

    同“边氏腹”。清严沆《送谨侯同馆谪广文还里作歌》:“但看卧坦边韶腹,有日槎回博望源。”【词语边韶腹】   汉语大词典:边韶腹

  • 毕卓缚瓮边

    源见“瓮间吏部”。指酒醉不醒。元马致远《清江引.野兴》曲之四:“天之美禄谁不喜,偏则说刘伶醉。毕卓缚瓮边,李白沉江底。”

  • 七札俱穿

    《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尫之党,与养由基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韩诗外传》卷八载:齐景公射穿七札。《列女传.辩通传》载:晋平公亦射穿七札。后因以“七札俱穿”为形容箭艺高超、弓力强劲之典。七札,革甲

  • 积水成渊

    喻积小成大、积少成多。《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兼语 聚积细水而汇成深渊。比喻只要不断地努力,就能取得事业成功。《荀子·劝学》:“积土

  • 安土重迁

    旧时指一般人安于故乡,不轻易迁居到别地。《汉书.元帝纪》:“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诏:皇帝的命令。并列 安居于故土,不愿轻易迁移。语出《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

  • 寒食与温食

    《艺文类聚》卷五十引司马彪《续汉书》载:“周举为并州刺史,太原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岁多死者。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介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人命,非贤

  • 言近旨远

    原作言近指远,谓语言浅近而涵义深远。孟子说,语言浅近而道理深远,这是好的语言。操持简单而效果巨大,这是好的方法。君子所说的,虽只是端心正性一套,可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却在其中。君子所作的,虽只是修身,但

  • 染丝

    源见“墨子悲染丝”。比喻接受熏陶培养。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夫才有天资,学慎始习,斫梓染丝,功在初化。”【词语染丝】   汉语大词典:染丝

  • 鱼山

    《法苑珠林》卷四九:“〔陈思王曹植〕赏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响,清雅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声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声显世,始于此焉。”后遂用为咏佛教梵呗的典实。南朝 梁慧皎《

  • 白帝

    同“白帝子”。唐李白《登广武古战场怀古》诗:“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词语白帝】   汉语大词典:白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