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依斟流彘

依斟流彘

史记.夏本纪》:“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张守节正义引《帝王世纪》云:“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

史记》仅记载夏帝相死后,由少康继位。《帝王世纪》补写帝相是流亡在外而依附斟寻苟活后被杀的。《国语》中记周厉王被流于彘。后遂以“依斟流彘”比喻帝王无道而被逐之典。

后汉书.桓帝纪论》:“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已。”


并列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若敢言,道路以目……三年,乃流王于彘。”后以“依斟流彘”谓帝王因失德而被流亡。《后汉书·桓帝纪论》:“五邪嗣虐,流衍四方。自非忠贤力争,屡折奸锋,虽愿~,亦不可得已。”李贤注:“言帝宠幸宦竖,赖忠臣李膺等竭力谏争,以免篡弑之祸。不然,则虽愿如夏相依斟,周王流彘,不可得也。”△贬义。用于失德而被流放的帝王。


【词语依斟流彘】  成语:依斟流彘汉语词典:依斟流彘

猜你喜欢

  • 高髻云鬟宫样妆

    髻( ㄐㄧˋ jì ):挽束在头顶的头发。鬟( ㄏㄨㄢˊ huán ):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髻。 高耸的发髻配着满身宫妆。 形容妇女妆饰入时。语出唐.刘禹锡《赠李司空妓》:“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

  • 炼石娲皇

    源见“女娲补天”。借指济时匡世的英杰。柳亚子《题李公朴怒涛集》诗之二:“崩城杞妇应收泪,炼石娲皇誓补天。”

  • 爰整其旅

    爰:于是。整:整顿。旅:军队。 于是整顿军队。 后用作帅兵出征之语。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宋书.谢晦传》:“然归死难图,兽困则噬,是以爰整其旅,用为过防。”唐.吕令问《

  • 掷金声

    同“掷地金声”。清吴伟业《周栎园有墨癖漫赋》之一:“含香词赋掷金声,家住玄都对管城。”【词语掷金声】   汉语大词典:掷金声

  • 爽气西山

    源见“拄笏看山”。形容人狂放不羁,不屑问俗事。清徐作肃《秋过南村》诗:“爽气西山玉麈柄,荣名北阙锦盘陀。”

  • 曼倩避世金马门

    同“大隐金门”。清吴嘉纪《音隐歌赠俞锦泉》诗:“君不见曼倩避世金马门,簪缨衮衮高蹈存。”

  • 广宵翁

    《文选》卷二十八晋.陆士衡(机)《挽歌诗》:“广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唐.李善注:“宵、暮,皆夜,谓圹中也。”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挽歌诗》中把圹墓之中称为“广宵”、“大暮”,都是“长夜不明”的意思。后

  • 池草句

    同“池塘丽句”。元丁复《送客》诗:“好将池草句,题与惠连看。”

  • 地下修文郎

    同“地下修文”。宋陆游《赠论命周云秀才》诗:“地下不作修文郎,天上亦为京兆尹。”见“地下修文”。【典源】 《太平御览》 卷八八三引晋·王隐《晋书》:“ (苏) 韶言:‘天上及地下事,亦不能悉知也。颜渊

  • 章台骑

    源见“走马章台”。借指游冶之人。唐李观《御沟新柳》诗:“近映章台骑,遥分禁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