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屣

倒屣

西晋.陈寿撰《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音xǐ,鞋)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当时的文坛领袖蔡邕对王粲的文才非常赏识。一日家中宾客满座,听说王粲登门求见,来不及穿好鞋子,就倒拖着出门迎接。后用“倒屣”形容待客迎宾时的急切热情。

唐.王维《辋川别业》诗:“披衣倒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前。”


【词语倒屣】   汉语词典:倒屣

猜你喜欢

  • 曳落河

    古回纥语,健儿的意思。《新唐书.房琯传》:“彼曳落河虽多,能当我刘秩乎?”唐代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养同罗及降奚、契丹曳落河八千余人为己子,及家童校弓矢者百余人,推以恩信,厚其所给,皆感恩竭诚,

  • 殚精竭思

    殚:竭尽。思:心思。竭尽心力思考谋划。形容用尽了精力。清.刘开《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有志于文章者,将殚精竭思于此乎?”章炳麟《弭兵难》:“人人殚精竭思而无所进。”也作 ① 【殚精竭虑】。梁启超《新

  •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后因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用为指愚笨的人经过反复考虑,总会有可取的地方的典故。多用作自己发表意见时的客气话。鲁迅《花边

  • 白云之望

    同“白云亲舍”。明陈汝元《金莲记.饭鱼》:“万里关山,时切白云之望;千秋尘土,怕为赤族之诛。”

  • 周王八骏

    同“穆王八骏”。明高启《天闲青骢赤骠二马歌》:“周王八骏去不来,唐帝六马应凡材。”

  • 饮罢精明

    于定国(?-前40年)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东南)人,字曼倩。年轻时向父亲学法律,先前任狱史、郡决曹,后先后任御史中丞、水衡都尉、廷尉,最后任丞相,封西平侯。于定国任廷尉18年,审狱判案公正平允,哀怜孤

  • 寸阴若岁

    寸阴:日影移动一寸,极言时间之短。时间过去了一会儿,却像过了一年一样,形容思念殷切,或日子难熬。韩擒虎(538-592年),字子通,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隋大将,屡有战功,隋文帝开皇九年(589

  • 郑家婢

    同“郑玄家婢”。清 珠泉居士《续板桥杂记.丽品》:“每一掉文,如匡说解颐,不数郑家婢泥中之对。”

  • 步衬潘娘

    源见“金莲步”。形容步履之美衬托佳人分外娇媚动人。宋辛弃疾《喜迁莺.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词:“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

  • 西门投巫

    《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为邺令,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其巫,老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