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宁越之勤”。北周庾信《拟连珠》之三十四:“是以扶风之高凤,无故弃麦;中牟之宁越,徒劳不眠。”
同“眼如电”。宋陆游《稽山农》诗:“眼如岩电不看人,腹似鸱夷惟贮酒。”【典源】《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艺文类聚》卷十七引《竹林七贤论》曰:“王戎眸子洞彻,视日而眼明不
源见“接舆歌凤”。指隐居闲散生活。三国 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子房之佐汉,接舆之行歌……殊途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同“景升豚犬”。宋刘辰翁《最高楼.寿秋水》词:“常恨著,景升儿不似。又恨著,景升牛小耳。”
同“羽林士”。唐李颀《塞下曲》:“千骑黑貂裘,皆称羽林子。”【词语羽林子】 汉语大词典:羽林子
源见“东郭履”。形容穷困潦倒。宋张榘《瑞鹤仙.次韵陆景思喜雪》词:“甚探梅、也来相约。更谁怜久客,泥深穿履,栖栖东郭。”
《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
同“蛮触交争”。清魏源《道光洋艘征抚记》下:“顾答以蛮 触相争,天朝从不过问。”见“蛮争触斗”。章炳麟《致伯中书·九》:“而讨袁(世凯)者亦非其人,宜以~视之。”【词语蛮触相争】 成语:蛮触相争汉语
同“沈约瘦”。宋钱惟演《霜月》诗:“沈侯新觉瘦,宋玉旧多愁。”
源见“颜阖逾墙”。谓逃禄隐居。《老残游记》二回:“试问,与那凿坏而遁、洗耳不听的有何分别呢?”连动 坏,通“培”、“坯”,屋的后墙;遁,逃走,隐藏。隐居不仕。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