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倒载干戈

倒载干戈

把武器收藏起来,不再打仗。《礼.乐记》:“倒载干戈,包之以虎皮。”亦作“倒置干戈”。《史记.留侯世家》:“殷事已毕,偃革为轩,倒置干戈,覆以虎皮,以示天下不复用兵。”偃革为轩:停罢军用的车辆,改作乘人的车辆。覆:覆盖,蒙罩。


述宾 把武器倒放。比喻不再打仗,太平无事。《礼记·乐记》:“~,包之以虎皮……然后天下知武王之不复用兵也。”△褒义。用于战事方面。→马放南山 ↔兵戎相见。 也作“倒置干戈”、“倒戢干戈”。


【词语倒载干戈】  成语:倒载干戈汉语词典:倒载干戈

猜你喜欢

  • 范滂揽辔

    源见“揽辔澄清”。颂扬怀有报国壮志的人。宋赵长卿《好事近.饯赵知丞席上作》词:“范滂揽辔正澄清,知我公明哲。分此仁风恺悌,济邻邦欢悦。”

  • 牛马风尘

    象牛马似的奔走于道途,含有辛苦之意。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迎迦》:“牛马风尘,暂屈何忧。”主谓 牛马置于风尘里。比喻人处在不得志的时候。清·孔尚任《桃花扇·迎驾》:“~,暂屈何忧。”△贬义。多用于形容人

  • 捋髭钱

    宋.郑文宝《江表志》载:南唐张崇帅庐州,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觐,江都、庐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必不复来矣。’崇归,闻之,计口征“渠伊钱”。明年,再入觐,盛有罢府之耗,人不敢指实,皆道路相目,

  • 五陵儿

    源见“五陵年少”。泛指富家子弟。元马致远《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曲:“春风骄马五陵儿,暖日西湖三月时。”【词语五陵儿】   汉语大词典:五陵儿

  • 一指禅

    同“一指头禅”。宋黄裳《赠致政王朝凤》诗:“有身且睡三竿日,无物应看一指禅。”金元好问《奉酬子京禅师见赠之什》诗之一:“南风稳送北归船,留得虚名一指禅。”【词语一指禅】  成语:一指禅汉语大词典:一指

  • 韫玉待价

    同“韫椟待价”。《三侠五义》八九回:“那明是韫玉待价之义。”见“韫椟待价”。《三侠五义》89回:“那明是~之意。”【词语韫玉待价】  成语:韫玉待价

  • 鱼豕字

    同“鲁鱼亥豕”。清蒋士铨《满江红.壬午京兆闱中咏物》词之四:“冬烘册,陈年券,鱼豕字,尖叉韵。”

  • 生民涂炭

    比喻百姓遭受苦难。《封神演义》第八回: “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 参见:○涂炭见“生灵涂炭”。元·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不若迁都汴梁,上保社稷无危,下免~。”【词语生民涂炭】  成语:

  • 吐凤

    旧题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雄(西汉辞赋家扬雄)著《太玄经》,梦吐凤凰(《佩文韵府》卷六〇“白凤”下引《西京杂记》作“梦吐白凤”),集《玄》之上,顷而灭。”后因以“吐凤”“吐凤才”用为称誉人文章高

  • 则不得免焉

    不得:不能。免:指免于侵害。 谓不能免于祸害。语出《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鲁迅《准风月谈.“抄靶子”》:“假如你常在租界的路上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