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党同伐异

党同伐异

原意是指以门户之见排斥打击异己,今指宗派主义严重。东汉桓帝时期,宦官专权,朝政黑暗,陈蕃、李膺等遂联合太学生抨击宦官。东汉政府先后制造了两次党锢之祸,对这些政治上的异己势力进行打击。《后汉书·党锢列传》在概述党锢之祸历史背景时指出:“自西汉武帝之后,政府崇尚儒学,流风所至,士人皆以儒学为依归。以研究经典为业者人员众多,儒家内部也各分派别,以致发生了石渠阁各派为门户之见而互结同门,排斥异己。遵守成法的风气,可以说是很为盛行。”

【出典】:

后汉书》卷67第2183页《党锢列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

【例句】:

宋·辛弃疾《九议》:“持天下之危事,求未尝有之大功,此搢绅之论党同伐异,一唱群和,以为不可者欤?”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绪言》:“幸勿比例揣测,谓此事为某人写照,此名为某人化身,致生种种党同伐异意见。”


并列 指存门户之见,同党者互助,异党者伐之。语出《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武帝以后,崇尚儒学,怀经协术,所在雾会,至有石渠分争之论,党同伐异之说,守文之徒,盛于时矣。”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而且还要有等差,即‘费厄’必视对手之如何而施,无论其怎样落水,为人也则帮之,为狗也则不管之,为坏狗也则打之。一言以蔽之,‘~’而已矣。”△贬义。用于派别斗争。→诛除异己 朋比为奸 引绳排根←→无偏无党 群而不党 求同存异。也作“党同妒异”、“伐异党同”。


【词语党同伐异】  成语:党同伐异汉语词典:党同伐异

猜你喜欢

  • 罗袜凌波

    同“罗袜生尘”。宋柳永《临江仙引》词之三:“罗袜凌波成旧恨,有谁更赋惊鸿?”

  • 寸碧

    形容远方绿色的景物,视之甚小。唐代韩愈、孟郊《城南联句》:“遥岑出寸碧,远目增双明。”【词语寸碧】   汉语大词典:寸碧

  • 如坐云雾

    象坐在云雾里一样,意思是糊涂不清。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述宾 比喻昏昧无知,不能辨别。北齐·颜之推

  • 妇人之仁

    指韩信向刘邦讲述项羽只能在生活小事上关心人,却不能信任有才能之将领。这就是所谓妇道人家的仁慈心肠。刘邦设坛拜韩信为大将军后,请韩信出谋画策。韩信认为刘邦要领兵东出与项羽争天下,必须先要了解项羽之为人。

  • 梦入华胥

    源见“华胥梦”。谓进入平安理想境地。宋王庭珪《初至行在》诗:“老随丹诏身犹健,梦入华胥眼尚生。”也指进入甜美的梦境。宋刘克庄《晚意》诗:“梦入华胥国土来,咍㘆不省夜何其。”

  • 蚁撼床

    源见“蚁动牛斗”。形容神情恍惚。清赵翼《夜醒早》诗:“灯光照梦犀燃渚,炉沸惊魂蚁撼床。”

  • 沈郎衣带宽

    源见“沈约瘦”。借指身体消瘦。宋向滈《阮郎归》词:“空饮恨,废追欢。沈郎衣带宽。”

  • 卧榻之侧

    源见“卧榻之侧,岂容鼾睡。”床铺旁边。比喻距离很近或在自己管辖范围之内。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二四章:“所以虽然这个寨位置在‘卧榻之侧’,相离很近,但闯王决定暂不攻打。”偏正 在自己睡觉的床铺旁边。比喻

  • 云翼

    源见“鲲鹏展翅”。称大鹏的翅膀。亦借指远大的志向、抱负。晋郭璞《游仙诗》之八:“仰思举云翼,延首矫玉掌。”唐卢纶《书情上大尹十兄》诗:“海鳞方泼剌,云翼暂徘徊。”也形容连成一大片的样子。《文选.郭璞〈

  • 贤书

    《周礼.地官.乡大夫》:“乡老及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贤能之书,谓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宋洪适《回傅解元状》:“造榜外台,占贤书而独步。”【词语贤书】   汉语大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