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全无心肝

全无心肝

心、肝:指良心、羞耻之心。形容一个人丝毫不知羞耻,或没有良心。后主陈叔宝(553-604年),字元秀,陈宣帝嫡长子。即位后,朝政不理,大修楼阁,日夜与嫔妃、佞臣饮酒、赋诗,沉迷于酒色之中。面对虎视眈眈的隋朝,丝毫不防备,一味相信长江天险能阻挡隋军。589年,隋朝将领韩擒虎带兵攻入建邺(今江苏南京市),陈叔宝作了俘虏。隋文帝对他很宽宥,赐给很多东西,多次引见他,每次接见都给以三品高官的待遇。每次他参加宴会,怕引起他伤心,都不演奏他家乡的音乐。陈后主在这种环境下,也就变得“乐不思蜀”了,竟然告诉监守他的人希望能给他一个官号。监守他的人把他的话报告了隋文帝,隋文帝说:“陈叔宝这人没有一点羞耻之心。”

【出典】:

南史·陈后主纪》卷10,310页:“隋文帝给赐甚厚,数得引见,班同三品。每预宴,恐致伤心,为不奏吴音。后监守者奏言:叔宝云:‘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隋文帝曰:‘叔宝全无心肝。’”

【例句】:

清·黄宗羲《南雷文案·三·与李杲堂陈齐眉书》:“弟即全无心肝,谓旦中德如曾史,功高禹稷,言如迁、固,有肯信之者乎?” 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富贵人全无心肝,只知道自私自利,吃得白白胖胖,什么都做得出,于是白就表了奸诈。”


述宾 意为一点羞耻之心也没有。后又指人的心地凶狠毒辣。《南史·陈后主纪》载:隋灭陈之后,陈后主陈叔宝被俘,对隋朝说:“既无秩位,每预朝集,愿得一官号。”隋文帝听到后,说:“叔宝~。”△贬义。用于形容恶人。→狼心狗肺↔菩萨心肠


【词语全无心肝】  成语:全无心肝汉语词典:全无心肝

猜你喜欢

  • 原思贫

    同“原宪贫”。原宪字子思,亦称原思。清萧诗《答董子绍舒》诗:“于此颇有得,勿谓原思贫。”

  • 莼鲈兴动

    同“莼鲈引兴”。宋赵以夫《贺新郎.送郑怡山归里》词:“自是莼鲈高兴动,恰值春山杜宇。漫回首软红香雾。”

  • 褒女笑

    源见“褒女惑周”。指君王惑于女色,荒淫祸国。唐李商隐《华清宫》诗:“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 青缰白马

    同“青丝白马”。宋刘弇《癸酉岁暮寿春道中》诗之一:“青缰白马成底事,魏得其狗空凌突。”

  • 喜气照人黄

    源见“眉间黄色”。形容人遇喜事面露喜色。宋陈与义《余识景纯家弟出其诗见示》诗:“阿奴喜气照人黄,传得新诗细作行。”

  • 山有猛兽,蔾藿不采

    蔾藿:野菜。 山上有猛兽,人们不敢去采蔾藿。 比喻有所忌惮,不敢为所欲为。语出《淮南子.说山训》:“山有猛兽,林木为之不斩;园有螫虫,蔾藿为之不采。”《汉书.盖宽饶传》:“臣闻山有猛兽,蔾藿为之不

  • 凤去秦楼

    源见“乘鸾”。指情人离别。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二折:“月暗西厢,凤去秦楼,云敛巫山,你也赸,我也赸。”主谓 言秦穆公时萧史与弄玉结为夫妇,同住于凤台,后俱随凤而去。北魏·郦道元《水经·渭水注》:“秦

  • 诸生何武

    《汉书.何武传》载:何武任扬州刺史时,“行部必先即学官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作为一州刺史的何武十分重视儒生,后因以“诸生何武”为地方长官重视文士之典。清黄景

  • 以文会友

    通过写文章、研究学问来结交朋友。语出《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晋.葛洪《抱朴子.汉过》:“逮乎近代,道微俗弊,结党合誉,行与口违者,谓之以文会友。”宋.柳永《女冠子》:“以文会友,沉

  • 楮先生

    “楮先生”即“褚先生”。“楮”通“褚”。源见“管城子”。纸的代称。宋杨万里《海䲡赋》:“贼众指而笑曰:‘此南人之喜幻,不木不竹,其诳我以楮先生之俦乎?’”【词语楮先生】   汉语大词典:楮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