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宣公二年》:“牛则有皮,犀兕(si)尚多,弃甲则那?”宋国华元被俘逃归后,监督军民修筑城墙,人们都讥刺他当过俘虏,弃甲归来。他使陪乘人回答说:‘牛有牛皮,犀兕多得很,取皮制甲有何难,丢掉盔甲算
古人所谓读书应当利用的三种余暇时间:即冬天、夜晚和阴雨天。《三国志.魏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曰:“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
源见“方朔偷桃”。喻指考场作弊而妄中高魁。明阮大铖《燕子笺.奸遁》:“老夫为场中误取了鲜于佶这厮,既负圣恩,兼生物议……欲防曼倩偷桃手,先试陈思煮豆吟。”
源见“巫山云雨”。指男女欢会之所。唐李白《寄远》诗之四:“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宋无名氏《卜算子.姓彭》词:“结裹风流倬底郎,直入阳台去。”【词语阳台】 汉语大词典:阳台
宋.刘斧《摭遗》:“李白失意游华山,过县,宰方开门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状无姓名,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殿前
《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古人以竹、木简写字,书即以简联缀而成,一部书用简量较大,搬动时需以车载。五车,形容书多。后因以“日诵五车”比喻一天读很多书。宋.朱熹《答陈师德》:“抑读书之法要
见〔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见“祸从口出,患从口入”。《朱子语类》卷71:“谚有‘~’,甚好。”【词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成语: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汉语大词典: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源见“唱筹量沙”。谓安定军心,迷惑敌人。清李渔《奈何天.助边》:“见边庭乏饷,军士呼庚,主帅量沙,怕的是饥军一溃扰中华。”【词语量沙】 汉语大词典:量沙
见“粉身碎骨”。《唐人小说·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不能酬谢。”【词语粉身灰骨】 成语:粉身灰骨汉语大词典:粉身灰骨
宋.魏泰《东轩笔录.宋子京》:“宋子京……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尝宴于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古时一种短袖上衣)。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