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冯玉

冯玉

汉书.西域传赞》:“天子负黼衣,袭翠被,冯玉几,而处其中。”冯,通“凭”。玉几,贵重之几。后用以象征称帝封王。《北史.杜杲传》:“陈主负扆冯玉,其恩犹在。”


【词语冯玉】   汉语词典:冯玉

猜你喜欢

  • 卜宅卜邻

    《左传.昭公三年》:“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通返)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且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详。’”春秋时齐景公乘晏婴出使晋国时翻造

  • 羿氏舛射

    《太平御览》八二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帝羿有穷氏从吴贺北游。贺使羿射雀左目,误中右目。羿俯首而愧,终身不忘。”后因以“羿氏舛射”为比喻高才亦有失误之时的典故。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指瑕》:“羿氏

  • 倭寇

    明代劫掠中国沿海的日本海商与海盗集团。日本古称倭奴国,故将这些日本海寇以及后来与之勾结的内陆奸民通称为倭寇。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一部分日本武人、浪人(流亡海上的败将残兵)、海盗商人和破产农民,不断侵扰

  • 五千卷

    《北史.崔儦传》:“大署其户曰:‘不读五千卷书者,无得入此室。’”《三国遗录》:“魏文帝云:‘文为当代所宗,读书五千卷,许登阁观书。’登者才六人。”崔儦要求来拜访他的人,必须要读过五千卷书方可登门。魏

  • 湘妃泪尽

    同“湘妃怨”。唐贾岛《赠人斑竹拄杖》诗:“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

  • 颛顼

    《礼记.月令》:“孟东之月……其帝颛顼。”“仲冬之月……其帝颛顼。”“季冬之月……其帝颛顼。”《礼记》称孟冬、仲冬、季冬三冬之月“其帝颛顼”,意思是说颛顼是主司冬季之神。唐.杜甫《西阁曝日》诗:“羲和

  • 风雨同舟

    源见“同舟共济”。比喻共同渡过困难。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诸公热诚毅力,十倍仲恺,当有善法,济此艰难。庶几风雨同舟,危亡共拯。”偏正 在风雨中同船渡河。比喻共同度过的难关。语本《孙子·九地》:

  • 武昌官柳

    同“武昌柳”。宋周邦彦《如梦令.思情》词:“初暖绮罗轻,腰胜武昌官柳。”【词语武昌官柳】  成语:武昌官柳汉语大词典:武昌官柳

  • 太仓梯米

    《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梯米之在太仓乎!”太仓:古时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稊米:小米。原谓指太仓中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其渺小,微不足道。《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我们已写了知单去,知会各同窗的

  • 渴羌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有一羌人,姓姚名馥……好啜浊糟,常言渴于醇酒。群辈常弄狎之,呼为‘渴羌’。”后以“渴羌”称嗜酒者。唐李端《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尝知渴羌好,亦觉醉胡贤。”清钱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