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刺虎持鹬

刺虎持鹬

源见“卞庄子刺虎”、“鹬蚌相持,渔人得利”。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清魏源《圣武记》卷六:“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刺虎持鹬,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


并列 比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刺虎,战国时,陈畛说秦惠王,引卞庄子刺虎为喻,先待齐楚交战,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见《战国策·秦策二》及《史记·张仪列传》。持鹬,用“鹬蚌相持”之典。清·魏源《圣武记》卷6:“臣是以反复于前代以蛮攻蛮之成效,而知~,功在乘时。固不在勤天之力以求之也。”△用于时机。


【词语刺虎持鹬】  成语:刺虎持鹬汉语词典:刺虎持鹬

猜你喜欢

  • 金人偈

    源见“三缄其口”。谓慎言之戒。唐韩翃《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诗:“笑说金人偈,闲听宝月诗。”【词语金人偈】   汉语大词典:金人偈

  • 举扇毋我污

    源见“庾公尘”。喻不沾世俗风气。宋陈师道《次韵苏公劝酒与诗》:“自念每累人,举扇毋我污。”

  • 秦鸡

    源见“陈宝雄”。指陈宝。秦穆公(一说秦文公)大猎,得其雌者,称霸。后用以咏秦地。唐沈佺期《夏日梁王席送张岐州》诗:“秦鸡常下雍,周凤昔鸣岐。”

  • 潘郎鬓丝

    同“潘安白发”。清金农《寄盛上舍》诗之二:“里中词客惟汝,苦调潘郎鬓丝。”【词语潘郎鬓丝】   汉语大词典:潘郎鬓丝

  • 尧羊触邪

    源见“獬豸冠”。指传说中尧时掌管刑狱的皋繇断狱,令神羊用角触有罪者。表示能明辨曲直邪正。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苟非秦镜照胆,尧羊触邪,时君听之,安可不惑?”

  • 同声同气

    同“同声共气”。《廿年繁华梦》四回:“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这时同声同气,才好做事。”【词语同声同气】  成语:同声同气汉语大词典:同声同气

  • 的卢

    泛指骏马。宋辛弃疾《破阵子》词: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 “荆州豪杰归先主(刘备)者日益多,表(刘表)疑其心,阴御之“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世说新语》曰:“备屯樊城。

  • 三纸无驴

    源见“博士买驴”。谓文辞繁冗,连篇累牍而不得要领。宋陆游《题斋壁》诗:“草赋万言那直水,属文三纸尚无驴。”此例为谦称。主谓 文辞烦琐,废话连篇,不得要领。语本《颜氏家训·勉学》:“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

  • 没卫饮羽

    同“没石饮羽”。卫,箭尾上的羽毛。汉王充《论衡.儒增》:“儒书之言楚熊渠子、养由基、李广射寝石,矢没卫饮羽者,皆增之也。”并列 卫,箭尾的羽毛。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形容射力之大。汉·王充《论衡·儒

  • 四子讲习

    《文选》卷五十一汉.王子渊(褒)《四子讲德论序》:“褒既为益州刺史,王襄作《中和乐职宣布》之诗,又作传,名曰《四子讲德》,以明其意焉。”汉.王褒《四子讲德论》中,借微斯文子、虚仪夫子、浮游先生和陈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