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桓公柳”。借指当年所植,现已长大的柳树。唐徐凝《浙东故孟尚书种柳》诗:“不似当时大司马,重来得见汉南春。”
《后汉书.赵岐传》:岐“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岐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岐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
源见“骥伏盐车”。喻大材小用,境遇困厄。宋王安石《答陈正叔》诗:“天马志万里,驾盐不如闲。”【词语驾盐】 汉语大词典:驾盐
源见“庾信愁”。用以形容哀愁过盛。唐杜牧《中秋日拜起居表晨渡天津桥即事十六韵》:“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斑。”
暴风急雷,比喻事情发生得很迅速,突然。《礼记.玉藻》:“君子之居,恒当户。寈恒东首,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必变。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并列 ①形容景物的发展变化,就像猛烈的狂风急雷那样迅速。瞿秋白
《礼记.聘义》:“圭璋特达,德也。”孔颖达疏:“行聘之时,唯执圭璋特得通达,不加余币。言人之有德亦无事不通,不须假他物而成。言圭璋之特达同人之有德,故云德也。”圭,同珪。后因以“珪璋特达”喻人资质优异
同“耐久朋”。宋程俱《望九华》诗:“大是忘年耐久交,藤杖青鞋结终始。”
《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 ㄙㄨˋ sù 速):鼎里的食物。意思是鼎足断,鼎里的食物也倒翻。后以“折足覆餗”喻力不胜任,必至败事。【词语折足覆
诗:原指《诗经》,后亦泛指诗歌。兴( ㄒㄧㄥˋ xìng ):譬喻,联想。 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的性格,可以抒发怨恨的感情。 古代形容诗歌的特征和功能。语出《论语
同“玉山倾倒”。唐李端《送黎少府赴阳翟》诗:“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