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半部论语

半部论语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盖亦少陵之说也。太宗(赵匡义)尝以此论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普之相业,固未能无愧于《论语》;而其言,则天下之至言也。”

宋史.赵普传》亦有赵普死后,家人在他的书箱中看到有《论语》二十篇的记载。

“半部论语”是宣扬儒术的典型说法,故后常以此用为推崇孔孟之道的典故。旧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于此。


见“半部论语治天下”。严复《救亡决论》:“从此天下事来,吾以半部《论语》治之足矣,又何疑哉! 又何难哉!”


【典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今译】 宋代赵普再任宰相,有人说他为山东人,只读过《论语》一部书。太宗 (赵匡义) 曾以此问他,赵普回答说:“我平生所学,实在没有超出《论语》。从前以半部《论语》辅佐太祖(赵匡胤) 定天下,现欲以另半部《论语》辅佐陛下建立太平盛世。”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以学识辅佐君王。

【典形】半部、半部佐君王、鲁论半部。

【示例】

〔半部〕 明·汤显祖《牡丹亭》:“自占了江山,猛起宫殿,半部上山河不见。”

〔半部佐君王〕 清·钱谦益《龚孝升求赠塾师》之一:“何似东村赵学究,只将半部佐君王。”

〔鲁论半部〕清·杨潮观《开金榜朱衣点头》:“想鲁论半部大勋贤,岂少当年文献。”


【词语半部论语】  成语:半部论语汉语词典:半部论语

猜你喜欢

  • 秦祸

    同“秦火”。宋叶適《魏华甫鹤山书院》诗:“曾经秦祸多散阙,郑笺毛传悲纷如。”【词语秦祸】   汉语大词典:秦祸

  • 青陵乌

    源见“相思树”。指交颈而鸣的相思鸟。元 杨维祯《匹乌曲》:“结生不作白头伴,结死须作青陵乌。”

  • 槐梦

    同“槐安梦”。也泛指睡梦。宋虞俦《再和以莲心茶送巩使君小诗将之》:“竹轩旋碾香尘散,槐梦初回齿颊甜。”【词语槐梦】   汉语大词典:槐梦

  • 阮宅

    同“阮舍”。唐李端《题从叔沆林园》诗:“阮宅闲园暮,窗中见树阴。”【词语阮宅】   汉语大词典:阮宅

  • 掷金梭

    源见“投梭折齿”。指女子拒抗调戏。唐赵光远《题妓莱儿壁》诗:“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

  • 孟宗哭竹

    同“孟宗泣笋”。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训里脱出。”【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六三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孟宗字恭武,至

  • 岑牟单绞

    《后汉书.文苑传.祢衡》:“更著岑牟单绞之服。”注:“岑牟,鼓角士胄也。”岑牟,古代鼓角吏所戴的头盔。单绞,苍黄色的单衣。唐.皮日休《襄阳春游》诗:“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词语岑牟单绞】

  • 罗含吞鸟

    《晋书.罗含传》:“〔罗含字君章〕尝昼卧,梦一鸟文彩异常,飞入口中,因起惊说之。朱氏(其母)曰:‘鸟有文彩,汝后必有文章。’自此后藻思日新。”后用为文士才思灿然、文词华美之典。唐李瀚《蒙求》:“罗含吞

  • 园绮

    源见“商山四皓”。东园公与绮里季的简称,借指隐居的才德之士。《三国志.管宁传》:“臣重自省揆,德非园 绮而蒙安车之荣。”《晋书.贺循传》:“烛之武乘缒以入秦,园 绮弹冠而匡汉,岂非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

  • 渊底武侯

    源见“卧龙”。借指龙王。宋张耒《仲夏》诗:“云间赵盾益可畏,渊底武侯方熟眠。”